EASL 2014:慢性HCV患者治疗决策相关的合并症

2014-05-13 佚名 dxy

HCV

基于干扰素的慢性丙型肝炎(HCV)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副作用和禁忌症,从而限制了该治疗方案的运用。本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的那些使用或不使用双重疗法(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或三联疗法(特拉匹韦或boc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2)确定无法治疗的显著预测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45-65岁,男性,肝硬化,艾滋病,非酒精性脂肪性

基于干扰素的慢性丙型肝炎(HCV)的治疗方案有很多副作用和禁忌症,从而限制了该治疗方案的运用。本研究的目的是:1)比较的那些使用或不使用双重疗法(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或三联疗法(特拉匹韦或boceprevir+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治疗的HCV感染者的临床特征; 2)确定无法治疗的显著预测因子。

研究结果表明,与治疗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45-65岁,男性,肝硬化,艾滋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抑郁症,和既往肝脏移植手术史。该研究结果公布于2014年4月12日在伦敦举行的EASL2014会上。

该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研究的目标人群为≥18岁,达到诊断标准和/或一个HCV RNA阳性的实验室结果。研究人员统计了基线人口学特征,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boceprevir,或特拉匹韦治疗的绝对或相对禁忌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研究人员确定了治疗的预测因子。

从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 共有51984例丙型肝炎患者,其中7945(15.3%)人接受治疗。运用排除标准后,32277例患者纳入研究,其中26745例未接受治疗和5532例接受治疗。

与治疗显著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45-65岁,男性,肝硬化,艾滋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抑郁症,和既往肝脏移植手术史。

研究结果表明,基于聚乙二醇干扰素的治疗方案由于众多合并症而得到显著限制。因此未来的HCV治疗应该具有更好的耐受性,从而提高肝脏疾病的治疗效果,降低未来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I旗下HCV新药 Faldaprevir获欧洲加速审评资格

勃林格殷格翰(BI)表示,该公司旗下新型丙型肝炎病毒(HCV)治疗药物Faldaprevir最早将于2014年下半年在欧洲上市。该药物与聚乙二醇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合并用药方案获得了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加速审评资格。 Faldaprevir的上市申请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临床研究STARTverso的结果,这项研究将Faldaprevir或安慰剂与干扰素及利巴韦林合并用药进行了对比。甚至在难以治愈的患

Hepatology:HCV患者或可不必使用蛋白酶抑制剂进行治疗

目前HCVⅠ型的初治病人的治疗方案为一个三联的治疗 方案,包括了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和一种蛋白酶抑制剂。但是在4周的聚乙二醇干扰素,利巴韦林联合治疗(PEG/RBV)后,就有一部分病人就出现了 持续的病毒学反应(SVR)。这部分病人是否还需要服用蛋白酶抑制剂目前未知。来 自美国亚特兰大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对此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HCVⅠ型感染且病毒载量较低(<600000IU/m

J Virol:我国建立HCV感染性DNA克隆

记者日前从中科院上海巴斯德所获悉,该所钟劲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谢青课题组合作,建立了我国首例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性DNA克隆,为下一步抗HCV药物和疫苗的研发带来极大便利。相关成果在线发表于《病毒学杂志》。【原文下载】 HCV细胞感染模型对于HCV生物学研究、抗病毒药物和疫苗研发具有重要作用,其中HCV感染性cDNA克隆的建立很关键。由于HCV基因组的变异很大,不同基因

Gut:HCV治疗的新进展

研究要点 1.sofosbuvir将成为第一个治疗HCV1型感染的RNA聚合酶抑制剂。 2.Sofosbuvi对所有基因型的HCV都有强大的抗病毒活性。 3.sofosbuvir将成为第一个治疗HCV1型感染的RNA聚合酶抑制剂。在临床II期和III期的试验中,sofosbuvir可以作为多种(包含或不包含IFNα)治疗方案的一部分。其对所有HCV

Hepatology:不同HCV感染者对治疗的敏感性差异的机制

肝脏干扰素(IFN)-刺激相关基因(ISG)的上调与白细胞介素(IL)28B在rs8099917上少数的基因型(MI)TG/GG有较强的关联。而rs8099917的基因型与干扰素的疗效相关,相对少数的基因型TG/GG对治疗不敏感。当基因型为相对多数基因型(MA)TT时,病人对治疗敏感。这背后的机制尚究竟如何? 来自日本金泽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ISG表达量的分析,发现IL28B基因型为(MI)

EASL 2014:含SOF/LDV方案可有效治疗HCV基因1型初治患者

ION-3是一项非盲的3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较短的治疗时间内,固定剂量的sofosbuvir(SOF)400毫克/ ledipasvir(LDV)90毫克联合或不联合利巴韦林(RBV)治疗,对HCV基因1型初治非肝硬化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将患者随机分配接受SOF / LDV±利巴韦林治疗8周或SOF / LDV 治疗12周。根据HCV亚型随机化分层。主要治疗终点为SVR12。 共647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