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ECM:GLP-1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与胰岛素抵抗无关

2015-04-07 沐晴 译 MedSci原创

GLP-1是由肠道分泌的肠促胰岛素,对调节葡萄糖耐量起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中,GLP-1都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但是,不同人的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目前并相关研究。最近,有研究试图揭开这一谜题。研究者选取健康的肥胖和非肥胖个体进行队列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明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而且证明这种差异与胰岛素敏感性不相关。

GLP-1是由肠道分泌的肠促胰岛素,对调节葡萄糖耐量起重要作用。在糖尿病患者和健康人中,GLP-1都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但是,不同人的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是否存在差异,这些差异是什么因素造成的,目前并相关研究。最近,有研究试图揭开这一谜题。研究者选取健康的肥胖和非肥胖个体进行队列研究,研究结果不仅证明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存在个体差异,而且证明这种差异与胰岛素敏感性不相关。
     

研究者采用高血糖(7.2mmo/l)钳夹试验检测胰岛素的分泌水平,给予健康年轻受试者不同量的GLP-1,逐步增加血浆中GLP-1的水平,通过计算胰岛素分泌率(ISR)评估GLP-1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所有受试者的FPG水平都< 5.2 mmo/l。相对于非肥胖者来说,肥胖受试者存在胰岛素抵抗(HOMA2-IR:肥胖 2.6 ± 0.5 和 非肥胖 0.8 ± 0.1, p < 0.001)。在两组受试者中,ISR随着GLP-1剂量增大呈线性增加。但是,与非肥胖组相比,ISR的斜率在肥胖组中更大。(肥胖 0.17 ± 0.03 vs 非肥胖 0.05 ± 0.01 nmol/min/pM, p < 0.001).这说明胰腺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和胰岛素敏感性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在修正了HOMA2-IR之后,两组之间ISR的斜率vs GLP-1浓度并无差异(肥胖 0.08 ± 0.01 vs 非肥胖 0.08 ± 0.01, p = 0.98)。但是,在整体的研究中,在校正了胰岛素抵抗因素之后,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在不同个体之间相差10倍。
   


总之,这项研究表明,虽然在肥胖和非肥胖的健康个体中,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性,但是将胰岛素敏感性校正之后,发现GLP-1促进胰岛素分泌(ISR)的斜率,在两组之间并无不同,表明肥胖或者胰岛素抵抗并不能使GLP-1的效应受损。很可能是因为,胰岛β细胞为适应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增加,才表现出GLP-1敏感性与胰岛素抵抗之间的正相关。因此,研究者认为,在健康人中,但是,胰岛β细胞对GLP-1的敏感性存在很大的变异性,这种变异性与胰岛素敏感性无关,为进一步理解葡萄糖耐量受损和糖尿病易感性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原始出处:

Aulinger BA, Vahl TP, Wilson-Pérez HE, et al.β-cell sensitivity to GLP-1 in healthy humans is variable and proportional to insulin sensitivity.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5 Mar 31:jc20144009. [Epub ahead of print]

作者:沐晴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4)
#插入话题
  1. 2015-10-26 仁医06
  2. 2015-06-11 ljjj1053

    好好学习一下

    0

  3. 2015-04-11 x35042875

    AKI对心衰临床治疗意义重大,但依然需要研究检验其适用性

    0

相关资讯

JCEM:利拉利汀对胰岛β细胞具有保护作用

在糖尿病,抑制二肽基肽酶–4(DPP–4)是一种增加GIP和GLP–1,诱导胰岛素分泌的有效治疗策略。了解被批准用于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药是否能直接影响β细胞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探讨利拉利汀,一种新型的DPP–4抑制剂,对β细胞功能和存活的影响,来自德国不莱梅大学的Kathrin Maedler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新型的DPP–4抑制剂利拉利汀保护人类胰岛不受糖毒性、脂毒性和细胞毒性

EASD 2013:cereulide可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

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并且这种增加被认为与环境因素有关。食源性毒素能直接诱导β细胞功能紊乱和凋亡,可能部分解释这个预制食品和预包装食品时代糖尿病流行的原因。为了探讨cereulide[一种有蜡样芽孢杆菌特定菌株所产生的线粒体毒性肽,在米饭、意大利面和土豆餐中经常能发现低浓度cereulide(每克食物中大约含4ng cereulide)]对β细胞毒性,来自比利时公共卫生研究中心

JAMA:胰岛β细胞再生新方法

加利福尼亚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显示,新研发的阶梯式过程能将小鼠皮肤细胞转化为分泌胰岛素的β细胞。Hampton博士对此进行了报道,文章发表在2014年4月2日的The Journal of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上。【原文下载】当研究人员采用独特的分子和重组因子混合物处理成纤维细胞时,这些细胞转化为内胚层样细胞。进一步用其它化合物处理,细胞转化为胰腺祖细胞样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