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NS 2014:研究揭示成功的脊柱术后疼痛的原因

2014-06-10 佚名 丁香园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急性实验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病变解除后,外围组织对阈下刺激的过敏反应仍然存在,其通过上调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受体的表达和活性来调控,该研究有望揭示那些显然成功的手术术后仍然存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作为一篇会议摘要,于2014年4月9日发表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第82届年度会议上。尽管脊柱外科手术达到了结构上的成功,但是术后

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急性实验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病变解除后,外围组织对阈下刺激的过敏反应仍然存在,其通过上调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受体的表达和活性来调控,该研究有望揭示那些显然成功的手术术后仍然存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该研究成果作为一篇会议摘要,于2014年4月9日发表在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第82届年度会议上。

尽管脊柱外科手术达到了结构上的成功,但是术后疼痛仍然持续存在,怎样去弄清楚这个问题,是一个令医生长期困惑不解的问题。在一项融合脊柱外科学与疼痛医学的相互关联的领域的研究中,研究者发现在急性炎症性疼痛过渡到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过程中,神经元发生了分子变化。

今天,在第82届美国神经外科医师协会(AANS)科学年会上,该研究团队的负责人,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Mohammed Farid Shamji博士提交了他们的研究成果。他们的报告题目为,急性实验性椎间盘突出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病变解除后,外围组织对阈下刺激的过敏反应仍然存在,其通过上调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受体的表达和活性来调控(Peripheral Hypersensitivity to Subthreshold Stimuli Persists after Resolution of Acute Experimental Disc-Herniation Neuropathy and Is Mediated by Heightened TRPV1 Receptor Expression and Activity)。该研究有望揭示那些显然成功的手术术后仍然存在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机制。

Shamji 博士指出,“我们极其新颖地认识到,一种自身免疫性神经炎症性神经根病,临床上我们作为自限性疾病来管理大多数患者,有可能导致永久性结构变化,发生在经受痛苦中的神经元和功能灵敏度。”弄清楚这些分子发生的改变,Shamji博士说,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制定适当的治疗措施。"如果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这种疼痛综合征引起的残疾,我们可能有能力防止其基于急性炎症性疼痛所致的发病,甚至可能在一发病时就扭转它。"

研究的共同作者包括Yu Shan Tu和加拿大皇家学会会员Michael Salter博士。作者报告没有利益的冲突。

原始出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1. 2014-06-12 bluefate123

相关资讯

JNS:脊柱手术中应用超声骨刮匙安全有效

脊柱外科手术常常导致硬脊膜发生医源性损伤,如处理不当,术后可发生脑脊液漏、伤口不愈合或感染等并发症。随着微创技术的开展及手术器械的进步,高速磨钻在脊柱外科与神经外科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但即使结合显微手术器械,仍有损伤邻近组织如神经根、脊髓、血管及硬脊膜的危险,造成术后神经功能的缺失。 近年来,超声骨刮匙(ultrasonic bone  curette)逐渐兴起

Spine:按脊疗法的短期疼痛缓解作用明显

传统的推拿手法治疗一些脊柱疾患有独到之处,这已被无数临床实践所证实。手法治疗是通过治疗者手的力量和技巧,作用于机体的损伤部位,通过调节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而达到治疗目的,而脊柱推拿则是按脊疗法(Chiropractic)的主要治疗手段。 按脊疗法是通过手法整复脊柱骨关节的各种不同类型微细病理性错位,解除软组织压迫和神经刺激,恢复正常的骨关节位置,从而达到治疗与脊柱有关的各种疾病的目的。按

欧洲脊柱杂志2013年度经典:手术和研究篇

2014年初,脊柱外科顶级杂志European spine journal编辑们对过去的2013年在该杂志上发表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总结,本篇总结内容为“手术和研究”。【原文下载】全文内容较多,涵盖的领域包括综述类文章、腰痛、骨折、椎间盘和椎体感染、脊柱椎管狭窄、椎体成形术、肿瘤、椎间盘置换和椎体间融合、脊柱滑移、颈椎等,本文翻译摘取了部分精彩内容,若各位有兴趣了解全部内容,可下载全文阅读。综述类

林秾:癌症脊柱转移的微创治疗进展

近年来临床检测手段的提高以及癌症综合治疗水平的提升使得越来越多的癌症患者得以较长时间的生存,发生骨转移的患者也呈上升趋势。 脊柱是最常受累的骨骼之一,癌症脊柱转移的患者将产生严重的疼痛,肿瘤的生长有可能压迫神经,导致神经功能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一方面这些患者迫切需要通过治疗来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另一方面这些患者预期生存时间较短,体质虚弱,高龄

BJJ:短节段+伤椎置钉可有效治疗脊柱A型骨折

胸腰段骨折的诊断、分类和治疗一直存在争议。尽管传统的椎弓根钉固定伤椎邻近椎体的短节段固定很牢靠,并广泛应用,一些研究表明该技术失败率较高。原因在于前柱结构和应力缺失,骨质疏松骨的固定不牢及固定点不充分。【原文下载】为加强前柱,现有的技术,包括经椎弓根植骨,植入骨水泥,前路手术固定及长节段固定。这些技术的缺点在于手术时间延长而致病率高于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有学者于增加了伤椎的

Spine J:强直性脊柱疾病患者椎体骨折并发症升高

脊柱僵硬性疾病包括强制性脊柱炎(AS)和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DISH),共同的特征为进行性脊柱的僵硬。强直性脊柱炎为HLA B-27基因相关的炎症性疾病,由于骶髂关节、椎间盘及小关节突的慢性炎症而致脊柱强直,发病率为0.1%-1.4%,发生骨折及神经损害风险很高。临床医生对弥漫性特发性骨肥厚认识不足,其病因不明,主要特点为韧带和附丽点的骨化,以脊柱明显。与50岁以上、肥胖和II型糖尿病有关。由于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