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n Endocrinol:HIV感染女性存在内分泌紊乱?

2016-05-24 MedSci MedSci原创

随着艾滋病的流行,人们发现HIV与很多复杂的激素、生殖和代谢异常有关。为此,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组HIV阳性的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情况,明确相关因素,并通过测量白细胞端粒的长度(LTL)检测细胞的衰老是否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研究纳入了CARMA队列研究中年龄≥19岁、HIV+的女性192例。糖尿病的患病率、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肾上腺、性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人口特征

随着艾滋病的流行,人们发现HIV与很多复杂的激素、生殖和代谢异常有关。为此,研究人员调查了一组HIV阳性的女性内分泌功能紊乱的情况,明确相关因素,并通过测量白细胞端粒的长度(LTL)检测细胞的衰老是否与内分泌功能紊乱有关。

研究纳入了CARMA队列研究中年龄≥19岁、HIV+的女性192例。糖尿病的患病率、糖耐量异常、血脂异常、甲状腺疾病、肾上腺、性腺功能减退、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人口特征、HI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状况、基线水平的LTL、联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CART)和物质暴露等情况均需被收集。统计采用单变量及多变量泊松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内分泌功能异常的患者占58%(血脂异常占43%,糖耐量异常/2型糖尿病占13%,甲状腺功能异常占15%)。多变量分析提示年龄与内分泌异常的数量及类型(糖代谢异常、脂代谢异常、任一异常)相关,BMI的升高与糖代谢紊乱有关。有趣的是,峰值HIV病毒数量≥100000拷贝/ml与任一形式的内分泌异常、全部异常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都有关。但糖代谢异常与脂代谢异常与饮酒无关。LTL与任何形式的内分泌异常均无关。

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HIV暴露时间和暴露程度与内分泌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必要的。

原始出处:

Sokalski KM,Chu J,Mai AY,et al.Endocrine Abnormalities in HIV-Infected Women Are Associated With Peak Viral Load.Clin Endocrinol. 2016;84(3):452-462.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4-14 gwc392
  2. 2016-06-02 沉心多思

    好文章,得多学习了!

    0

  3. 2016-05-25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学习一下!

    0

  4. 2016-05-25 milkshark

    这也被发现

    0

相关资讯

STM:HIV的“大智慧”——借助免疫耐受阻碍广泛中和抗体形成

免疫系统会妨碍HIV疫苗发挥作用,使其无法诱导产生对抗HIV感染的抗体,最近来自美国杜克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了或可帮助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新方式。 人们对广泛中和抗体的需求十分迫切。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以小鼠和猴为研究模型,找到了阻碍广泛中和抗体产生的障碍所在。他们还发现了另外一种抗体替代途径,同样具备保护性抗体的中和能力,这为避开免疫系统应答,发挥疫苗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潜在方法。 文章作者

盘点:利用抗体治疗HIV感染取得重大进展

2016年5月16日/生物谷BIOON/--近期,利用广泛中和HIV抗体控制和治疗HIV感染取得重大进展,尤其是利用从很好抵抗HIV感染的HIV“精英”控制者体内分离出来的强效广泛中和抗体特别值得研究。科学家们可以采用反向过程探究强效广泛中和HIV抗体在这些“精英”控制者体内的产生过程,从而为最终开发出治愈HIV感染的抗体药物或疫苗奠定坚实基础。那么具体而言,有哪些精彩研究呢?让小编一一道来。

EBioMedicine:新疗法可使HIV患者停止持续服药变成可能

近日,刊登于国际杂志EBioMedicine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比利时鲁汶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该疗法可以暂时使HIV患者停止药物的服用,该研究或为开发治疗HIV感染的新型疗法的开发提供了新的线索。

Gene Ther:基因编辑首次去除活体内HIV病毒,离临床又近了一步

艾滋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近十年来HIV的治疗和预防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HIV携带者的寿命大大延长,新HIV感染者已经从2002年的三百三十万减少到了2012年的两百三十万。但人们仍未找到治愈这种疾病的有效途径,也没有开发出相应的疫苗。HIV-1是引起艾滋病的主要病原体。Temple大学的研究人员首次使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

JCI:为何少数人天生就能控制HIV感染?

一小部分被HIV感染的病人天生就能够在不接受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的情形下控制HIV病毒复制,而且不会患上艾滋病。这些罕见的被称作“HIV控制者”的病人抑制HIV复制的能力似乎归因于高度有效的免疫反应。

Nature子刊:首次利用CRISPR/Cas9在体内成功切除HIV DNA片段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天普大学刘易斯-卡茨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首次成功地从活的动物基因组中切除HIV-1 DNA中的一段序列。这一突破是开发一种潜在地抵抗HIV感染的治疗策略的关键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