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首创新疗法!一招搞定慢性硬膜下血肿

2016-05-11 佚名 医学界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张建宁江荣才教授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成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新途径,患者每日口服用药一次即可。该研究发现为国际首创,新疗法安全性高,可长期不复发,且无需手术、住院,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等问题。硬膜下血肿治疗是难题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难治性或反复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成为神经外科医患面临的一个难题。据江荣才教授介绍,慢性硬

近期,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张建宁江荣才教授团队在一项新研究中发现:他汀类药物可成为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新途径,患者每日口服用药一次即可。该研究发现为国际首创,新疗法安全性高,可长期不复发,且无需手术、住院,避免了传统手术治疗后的并发症等问题。

硬膜下血肿治疗是难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的加快,难治性或反复复发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成为神经外科医患面临的一个难题。

据江荣才教授介绍,慢性硬膜下血肿患者多为老年人,该病百余年来治疗手段并无明显进展,钻孔手术引流是传统常用疗法,但术后复发率最多可高达10%-25%。

研究发现新疗法

最新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除了具有调节脂肪代谢功能外,还具有促进神经血管单元形成和抗炎性作用。如果病例选择恰当,用药后慢性硬膜下血肿可完全消失且长期不复发。

新疗法可以避免采用传统钻孔引流术治疗所造成的如脑功能损伤、术后感染及术后复发等缺点,且药物本身并不会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安全性高。患者仅每日口服一次,简便、不影响其日常生活,多数可在家中服药而不必住院手术治疗。对于术后患者,也有预防复发的作用。

因此,这个新疗法既经济、可靠、安全,又是对以往传统手术治疗的有力补充。

专家介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
江荣才教授

江荣才,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科副主任和NICU主任,天津市“131”第一层次人才及首批“131”创新团队带头人。

兼中国医师协会神经损伤修复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分会脑创伤学组副组长,中国神经外科重症管理协作组副组长和中国神经科学协会神经损伤修复专业委员会常委等职。

1993年从事神经外科,专攻重型脑外伤及其他神经外科重症的综合救治。曾在美国、加拿大接受NICU训练,是我国神经外科重症领域的知名专家。

发明了慢性硬膜下血肿促血管生成与免疫调控新疗法并在国内外做学术推广,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证书。是立体定向瘤内联合放化疗治疗难治性颅咽管瘤的发明人。主持多项国家级和天津市医学研究项目,并主持和完成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项目,现有科研经费300余万元。已发表SCI论著18篇,参与编写翻译13本神经外科专业的专著,并担任多期刊审稿人。作为主持人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作为合作者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