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 : 大范围脑缺血,取栓治疗效果或不佳

2021-09-09 Freeman MedSci原创

对基于CT选择的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较低的前循环卒中患者进行EVT可能没有好处,而且与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

目前,有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s;TENSION、TESLA、IN EXTREMIS-LASTE、SELECT2正在研究入院时有广泛缺血性梗塞迹象的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EVT)的潜在益处。

然而,由于预期效果较低,需要比以前的RCTs更多的样本量来证明这个亚组的实质性治疗效果。此外,基于较低的阿尔伯塔中风(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患者的发生率,以及取决于医生对临床平等性的意见,可以预期会有一个较长的入组时间。

在过去的血栓切除相关的重要RCT中,出现ASPECTS≤5的患者是根据包括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磁共振成像在内的异质性影像学方案来评估治疗选择。在HERMES(多个血管内卒中试验中的高效再灌注评估)的荟萃分析中,这些患者被汇集起来,分析显示EVT的治疗获益趋势不明显。

尽管CT成像代表了检测和治疗大血管闭塞性卒中的最经常应用的现实世界模式。因此,目前可用的随机以及回顾性证据可能不能代表现实世界中以CT为基础对低ASPECTS患者进行EVT决策的情况。

藉此,德国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 Hamburg-Eppendorf的Lukas Meyer等人,利用多中心研究比较了基于CT选择低ASPECTS≤5的卒中患者的EVT和最佳医学治疗(BMT)队列的结果。并假设,EVT比BMT更有利。

他们比较了EVT和基于CT选择的前循环卒中所致的广泛基线梗死(Alberta Stroke Program早期CT评分≤5)患者的最佳医疗方法。

患者选自德国卒中注册中心和3个三级卒中中心。主要功能终点是90天后的良好(修改后的Rankin量表得分≤3)和非常差的结果(修改后的Rankin量表得分≥5)的比率。次要安全终点是发生症状性脑内出血。血管造影结果用改良的脑梗塞溶栓量表进行评估。

经过1:1的配对,共有248名患者按治疗组进行了比较。

他们发现:在EVT组中,27.4%的患者功能良好,在最佳医疗组中,25%的患者功能良好(P=0.665)。高龄(调整后的几率比,1.08[95%CI,1.05-1.10],P<0.001)和有症状的脑内出血(调整后的几率比,6.35[95%CI,2.08-19.35],P<0.001)与很差的结果独立相关。

死亡率(43.5%对28.9%,P=0.025)和症状性脑内出血(16.1%对5.6%,P=0.008)在EVT组明显较高。

在失败和部分再通组(改良的脑梗塞溶栓量表评分为0/1-2a)中观察到最低的良好功能预后率(≈15%)。

而与最佳医疗方法相比,完全再通(改良的脑梗塞溶栓量表评分为3)且再通尝试次数≤2的患者受益最大(改良的Rankin量表评分≤3:42.3%,P=0.074)。

在日常临床实践中,对基于CT选择的阿尔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lberta Stroke Program Early CT Score )较低的前循环卒中患者进行EVT可能没有好处,而且与出血和死亡的风险增加有关,特别是在老年人中。然而,第一次或第二次完全再通似乎揭示了EVT的临床益处,突出了低CT评分亚组的脆弱性。

原文出处:
Meyer L, Bechstein M, Bester M, et al. Thrombectomy in Extensive Stroke May Not Be Beneficial and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 for Hemorrhage.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 2021. doi:10.1161/STROKEAHA.120.033101

作者:Freem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21-09-10 内科新手

    谢谢梅斯提供这么好的信息,学到很多

    0

  2. 2021-09-10 CHANGE

    疗效只是效果的众多方面之一,还要看对患者的获益,包括生活质量等因素共同决定效果的

    0

相关资讯

Stroke:替格瑞洛-阿司匹林联用治疗卒中,利大于弊

在轻中度缺血性卒中或高危TIA患者中,使用ticagrelor-aspirin进行30天治疗的缺血益处超过了出血风险。

Stroke : 脑中风后,血压管理,存在种族差异

与有或无卒中的白人成年人相比,黑人控制血压的比例较低,

Stroke:脑中风后,患者的长期生活功能如何变化?

在脑卒中后的慢性阶段,功能限制首先趋于平稳,然后增加,其演变因残疾的严重程度而异

Stroke:可逆性脑血管收缩综合征,有何临床特点?

以整个美国人口推算,每年有>1000名RCVS患者住院,其中大多数是中年妇女

Stroke:心脏移植后,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和结局如何?

HT后的中风与死亡率的增加有关。HT时年龄较大、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和CMV感染与中风风险较大有关。

Stroke:脑中风后,较之6小时内取栓,6小时后取栓,预后更差

缺血性卒中患者的EVT经常在6小时后进行,占全国病例的1/3,与6小时内接受EVT治疗的患者相比,这些患者出院时调整后的功能结果更差

拓展阅读

突发脑梗死,静脉溶栓桥接机械取栓获得良好疗效

58 岁男性脑卒中病例,发病后经系列检查诊断与治疗,包括溶栓、取栓等,介绍其病情演变、检查结果、治疗方案及后续恢复情况。

IJNS:衰弱对成年脑卒中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

研究强调了评估成年卒中出院患者基线衰弱的重要性,因为它与非选择性再入院、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以及卒中后残疾显著相关。

Stroke:高强度失语干预对卒中后慢性失语症患者的疲劳程度的影响

强化治疗对患有慢性失语症的中风幸存者的疲劳程度很小,这表明疲劳并不是高强度治疗的障碍。

European Radiology:基于CTP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功能预后预测的新型影像学指标

基于平扫计算机断层摄影 (NCCT) 和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 (CTA) 手动测量的几个派生指标,如血栓衰减增加和空隙率已被引入临床。

脑卒中二级预防新策略!炎症或为关键治疗靶点,有助于降低残余风险

炎症过程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卒中、脑小血管疾病(cSVD)和心房颤动(AF)的病理生理学有关,其可能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后主要的残余风险,并参与了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和复发机制。

Annals of Neurology:2000-2020 年中风复发和复发后死亡率趋势的性别差异

中风复发率的下降表明中风二级预防取得了成功,尤其是女性。

脑卒中一级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暂未更新 · 2024-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