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医院正面临四大冲击!

2017-09-09 林飞 “看医界”微信号

自2015年开始,民营医院的数量开始超过了公立医院,然而,业内人士坦言,虽然医院数量上出现了民进公退的趋势,但民营医院的发展势头却并不容乐观。9月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社会办医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之医院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分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自2015年开始,民营医院的数量开始超过了公立医院,然而,业内人士坦言,虽然医院数量上出现了民进公退的趋势,但民营医院的发展势头却并不容乐观。9月2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等机构联合主办的“2017中国社会办医暨医院管理高峰论坛”之医院管理现代化与精细化的分论坛上,多位参会嘉宾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公立院长强烈反对多点执业!民营“人才荒”依旧

“全国民营医院数量占比57%了,(但这些医院里)可以称为人才的,连10%的都没有。”谈到民营医院的人才问题,中科院肿瘤医院原院长赵平直言不讳。

赵平认为,民营医院的人才就是一个零星的分布,一老一少,不能顶事,80%的医疗市场还是被公立医院所垄断。“说到效益,很少有医院能够有盈利的效益。因此有些民营医院办成了以后,后来发现不行了,干脆就送给公家了。”

而对于公立医院院长成为医生多点执业的阻碍这一现实,赵平也直言道,很多的公立医院的三甲医院的院长,都是强烈反对多点执业。

“因为我也做过十年公立医院的院长,如果多点执业,一旦终于可以成为常态化的时候,也可能就是公立医院倒霉的时候开始了,所以大家应该正视这件事情。你也应该理解公立医院院长的想法,这个没有办法,多点执业可以救活民营医院,但是可以搞乱公立医院。”

关于多点执业医生的数量,国家卫计委8月份曾召开新闻发布会,明确介绍,截至目前,全国共有6.6万名医师多机构执业,而到社会办医多点执业的占69.6%。

对此,赵平认为,这6.6万多点执业的医生,并不都是主力。“如果这6万多人都是主力的话,都是各个医院的主力的话,就肯定要打乱目前的医疗格局。民营医院的玻璃门似乎是在打破,但是只打出了裂纹,还是过不去。”

公立医院转制民营潮来袭!挤压原创民营医院

1993年12月,东莞东华医院正式批准成立,到如今24年时间,已经发展成为一所民营综合三级甲等医院,2016年门急诊量134万人次,出院患者5.1万人次,从时间到品牌,可以说,东华医院已经成为社会办医的典范之一。

在东华医院院长助理杨海龙看来,虽然民营医院数量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是从服务量和床位数角度来看,民营医院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2016年的数据,公立医院的服务量占整个的服务量百分之七十八点多,民营医院才百分之二十一点几,这是和前面的(医院数量)数字形成很大反差的数据。床位数差别更大,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比是5.16:1。”

一般谈到社会资本办医的状况,经常会说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而杨海龙的感觉是, 2005年以后,社会资本办医的形势比以前更不好了。

其中的一大影响是转制医院。杨海龙认为,公立医院转制成为社资办医,对于原创的民营有一定影响。他对艾力彼最近几年推出的民营医院排行榜数据进行了分析:2016年,民营医院排名前20位中,转制的民营医院和原创的民营医院数量是一样多了,而在此之前的排行榜中,是没有这么多的转制医院的,“这两年越来越多的转制医院排名靠前了。”

“转制医院的发展相对来说比较迅速,而原创的民营医院最艰难的时候,是在开始的5到10年,如果这几年过去了就可能立起来了。”

公立医院强势扩张,民营医院经营困难

杨海龙认为,公立医院强势扩张对于民营医院的发展也是一大挑战。

据介绍,东莞的民营医院数量已经超过了公立医院,大概是48:39,民营医院有48所,公立医院39所。

杨海龙说,类似双向转诊政策落实不到位带来了一些怪现象,而据其观察,过去五年到七年的时间里,整个东莞的医疗出现了一种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社区医疗服务中心全面开花,2010年以后连续很多年增长数字在20%,30%。绝大部分私人门诊和诊所关门,你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很多原来遍地开花的门诊和诊所该没有这个社保资格,你马上就关门。”

“镇级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大病进医院,我在社区门诊看不病人,我要转诊,我宁愿转到大医院去,也不会转到镇医院,导致镇医院受到的冲击最大,一分为三:一部分做的更强,有三五家医院就往大医院(三级医院)靠拢;一部分恐怕要转型,去年和前年有很多医院提到,能不能把经营不好的变成养老院;大部分维持原状。而三甲医院还保持比较平稳的增长,这就是东莞整体的情况。”

而据其介绍,东莞的民营医院发展现状不容乐观,大多数民营医院面临经营困境。“真正的已经有两个医院跟人家合作,有一家医院倒闭,还有几家希望能够被托管,大部分难以维系,这是民营医院的情况。”

夹缝都快没了!公立医院也在改善服务

“我原来以为,健康中国2030这个事情推进以后,民营医院会是一个很好发展的春天。但是杨院长告诉我们,连缝都没有了。”听完杨海龙20多年民营医疗领域的实践,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原院长陈肖鸣感叹道。

陈肖鸣认为,其中的一大原因,是因为这一轮医改,公立医院大幅度扩展和改善服务服务流程。

陈肖鸣以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例,2010年,陈肖鸣任院长时,医院只有14亿的收入,2百万的门诊量。“到我去年离开的时候,是425万的门诊量,45个亿的收入。不仅从一千多张床位,扩张到3800张床位,而且我改善流程,我的流程是实现了,四百万门诊量零排队,全程的零排队。”

民营医院并非没戏!优质服务是关键

虽然民营医院现状不佳,但会上几位嘉宾却也一致认为,这并不意味着民营医院就没有希望。

杨海龙认为,民营医院度过初创最艰难的阶段,靠拼服务是能够有机会突出重围的。

“东莞的老百姓,一讲到东华医院,就是服务好,我有时候出差不开车,打个的,有时候逗那些出租车司机,你觉得东华医院怎么样?他们说服务好,环境好,就有点贵,20年了,一直是这三句话,这是老百姓的评价。“

杨海龙说,“医院,它是服务人的,每天进出东华医院的车辆,你把那些进来的人服务好了,那就是最好的广告。作为想长期发展的医院的话,你要增强医患信任,增加医院跟患者的黏性,唯一的办法,还是优质服务。”

而陈肖鸣也认为,中国的公立医院服务是比较差的,而改革来得很慢,“我1995年开始当公立医院院长,公立医院的人事制度改革到现在都没有动。依然运营机制没有改变,但是这种机制一定会改变,改变的时候就是民营医院的春天。”

作者:林飞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7-09-10 戒馋,懒,贪

    谢谢分享

    0

  2. 2017-09-10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3. 2017-09-10 changjiu

    学习了.谢谢

    0

相关资讯

民营医院如何建立品牌?硬件、人才、管理、营销缺一不可

近年,民营医疗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在进入者数量、机构数量和接诊人数方面均有明显提升。同时,民营医疗也在努力摆脱“暴利”、“过度医疗”等标签,品牌建设成了民营医疗发展的重点。政策向好,行业价值重塑,民营医疗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民营医疗发展的四个阶段业内人士把民营医疗的发展分成了四个阶段:1985年之前的萌芽阶段、1985-2000年的分类管理阶段、2000-2009年的快速发展阶段、200

卫计委发文:民营医院增加近2000家!

近日,国家卫计委发布《2016年我国卫生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公布了“十三五”开局以来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各项工作的成效。据初步核算,2016年全国卫生总费用预计达46344.9亿元,卫生总费用占GDP百分比为6.2%。

盘点五年间中国医疗界发生的几大巨变

5年间,民营医院数量几乎翻了一番,公立医院数量则减少了800多家,不少是被改制了。而且这一趋势还在蔓延,公立医院数量持续下降正在成为新常态。

卫计委:去年民营医院数量增加1914个

全国医院市场依然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高端民营医院“连夜撤离”,什么情况?

“红枫搬迁的事情,事出很突然,几乎是一夜搬离。虽然目前暂时搬迁到了美华妇儿,但租期只有一年,并非长久之计。”

公立医院是帮凶 江西一民营医院支付医托20%回扣

江西第一凤凰医院民营性质,场所偏僻,病患却源源不断,被指在各地医院通过“医托”输送病源。武宁籍患者刘练发生车祸后,送往当地中医院治疗。次日,被莫名其妙转入位于南昌的江西第一凤凰医院,在医院治疗近两个月,诊疗费高达16万元,尚未康复。对此,记者在深入调查中发现,刘练被送到武宁中医院后,其主治医师邹来说当地治不好他的腿,要“送到江西第一好的医院去治疗”。在采访中,记者以乡镇卫生院医生的身份,先后和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