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家医院入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还有哪些专科未布局

2017-07-23 佚名 医谷

昨日(7月22日)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京联合召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布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2年)发展规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3份文件。

昨日(7月22日)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在京联合召开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发布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2年)发展规划》、《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管理办法(2017年修订)》和《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运行绩效评估方案》3份文件。

“卫生健康是与广大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重要民生领域,是科技创新的重要着力点和落脚点。”科技部党组书记、副部长王志刚说,“要充分发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体责任和使命担当,凝心聚力解决临床医学与生命科学、生物技术研究脱节,科学研究的成果不能很好地转化为临床医学应用等难题。”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曾益新表示,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要突出医学科技创新龙头、科技成果转化枢纽、先进技术辐射光源、创新人才培训基地的功能和定位,强化多方协同,在应对防治重大疾病挑战,以中国式办法破解医改世界性难题,建设健康中国、加快培育和发展健康产业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自2012年科技部会同原卫生部、原总后勤部卫生部启动中心建设工作以来。目前,分3个批次共布局建设了32家中心,形成了联合260个地级以上城市的2100余家医疗机构的协同创新网络;建成60余个大型生物样本库、数据库和143个临床研究队列,覆盖人群706.05万人次,涉及60余个病种;自主或参与制定诊治指南规范151项(其中9项纳入国际指南)、制定国家标准42个。

未来,到2021年底,针对重大需求,在主要疾病领域和临床专科统筹建成100家左右的中心,引导建设分中心,针对区域特有重大疾病建设省部共建中心,鼓励各地方开展省级中心的建设,完善领域与区域布局;构建体制化、机制化的转化推广体系,打造一批规范化、标准化、规模化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生物样本库和信息库,搭建国际一流的临床研究公共服务平台;开展20-30项万人以上规模的疾病人群队列研究,开发50-80项疾病综合治疗方案,研究制定不少于15项国际水平的临床实践指南,普及推广一批医学科技成果。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清晰、管理科学、运行高效、开放共享、协同发展的国家临床医学研究创新体系,有效提升临床诊疗水平,推动医疗质量均质化,带动整体医疗水平的提高,促进健康产业的发展。

会上主管部门为3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授牌,为第一届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专家们颁发聘书。




一定程度上言,是否拥有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也体现着该医院在全国同行和专科领域的学术地位和行业地位,以下为目前已经获得批准的32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区域分布,其中北京最多,为16家,其次为上海4家。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随机对照试验的偏倚风险评价(适用于系统综述作者及随机对照试验的读者)

在系统综述过程中,研究者通过文献筛选过程确定了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之后,需要对每个研究的研究质量(study quality)进行评价。在流行病学中,偏倚(bias)是指“在医学研究的各个环节中,包括研究设计、实施、分析和推断过程中存在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和推论中的片面性,使得研究结果与真实值出现的倾向性差异” 。国内的流行病学教材一般将偏倚分为三类,包括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

住院医是最惨的一个群体!

前几天一张手术室医生累倒喝葡萄糖补充能量的照片刷遍网络,让普罗大众开始关注医生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事实上,所有的医护人员基本都有过连续工作一整天,甚至数天只能偶尔抽空眯一下的工作经历。这其中,休息情况被剥夺得最惨烈的是我们经验最少的医生——住院医。长达一个世纪的睡眠不足众所周知,我国正广泛开展住院医培训制度,要求所有未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的新进医疗岗位的本科及以上学历临床医师均须接受为

《2016研究前沿》全球发布,临床医学热点有哪些?(附下载)

图为发布会现场 新华网北京11月1日电(王莹)10月31日,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Clarivate Analytics公司联合举办的2016研究前沿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举行,《2016研究前沿》报告全球发布。 据悉,《2016研究前沿》报告继承了《2015研究前沿》的分析方法,从近五年的文献共被引聚类分析形成的12,188个研究前沿中,遴选出自然科学和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协同创新网络布局

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由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军委后勤保障部和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共同开展建设,是面向我国疾病防治需求,以临床应用为导向,以医疗机构为主体,以协同网络为支撑,开展临床研究、协同创新、学术交流、人才培养、成果转化、推广应用的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类国家科技创新基地。

重磅新闻: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年)发展规划发布

7月22日,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发布了“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五年(2017-2021)发展规划”。规划全文如下:

“首都特色”专项,2.9亿元助力临床医学研究

 第四届“首都特色·创新驱动临床研究”论坛召开。市科委累计投入科技经费2.9亿元,支持了1400余项临床科研课题研究。郑金武供图■郑金武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如何真正增强科研创新能力、充分发挥首都临床的优势特色、实现科技成果惠及民生?如何全面提升医学科技创新对健康的支撑引领作用?——北京市科委实施的“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给出了答案。7月12日,由北京市科委、中央军委后勤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