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ICD植入同时进行消融可改善合并单形性室速的心肌病患者的综合预后

2022-06-28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对于各种病因的心肌病患者,ICD 植入时进行早期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 VT 复发、心血管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结局。

导管消融作为植入式心律转复除颤器 (ICD) 植入时室性心动过速 (VT) 的一线治疗尚未被纳入临床指南。此外,目前仍缺乏评估 VT 消融在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的作用的前瞻性研究。非缺血性心肌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在全球范围内都被推荐接受先进的治疗。

该研究是一项国际性、多中心、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招募了180位有 ICD 植入指征的心肌病和单形性 VT 患者,以评估早期一线消融治疗的作用。共121位患者被随机(1:1)分至消融+ICD 组或常规治疗+ICD 组。拒绝行 ICD 治疗的47位患者在单纯消融治疗后进行前瞻性的随访。主要终点是 VT 复发、心血管因素住院或死亡的复合结局。

随机分组患者的平均年龄是55岁(四分位距 46-64),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是40%(四分位距 30%-49%);81%的是男性。35%的患者是缺血性心肌病,30%的患者是非缺血性心肌病,还有35%的患者是致心律失常性心肌病。在植入 ICD 前中位 2 天进行了消融(四分位距 前5天-后14天)。


两组患者无复合终点事件生存率

第31天时,消融组和对照组的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是49.3%和65.5%(风险比[HR] 0.58,p=0.04)。两组之间的差异主要是消融组的 VT 复发明显减少(HR 0.51,p=0.02)。与对照组相比,在接受消融治疗的患者中观察到 ICD 电击(10.0% vs 24.6%;p=0.03)和抗心动过速起搏(16.2% vs 32.8%;p=0.04)次数均显著降低。


两组无各终点事件的生存率

此外,两组患者的心血管因素住院率(32.0% vs 33.7%,p=0.55)或死亡率(8.9% vs 8.8%,p=0.62)均未观察到显著差异。8.3%的患者发生了消融相关并发症。

总而言之,对于各种病因的心肌病患者,ICD 植入时进行早期导管消融可显著降低 VT 复发、心血管住院及死亡的复合结局。

 

原始出处:

Roderick Tung, et al. First-Line Catheter Ablation of Monomorp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in Cardiomyopathy Concurrent With Defibrillator Implantation: The PAUSE-SCD Randomized Trial. Circulation. 2022;145:1839–1849. https://doi.org/10.1161/CIRCULATIONAHA.122.06003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Genet: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揭示共有的遗传途径导致相反的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的患病发生

心肌病是一种可遗传的异质性疾病,其特征是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肥厚型(HCM)和扩张型(DCM)心肌病是导致年轻人突然死亡和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

JAHA:心肌病患者房颤的患病率和临床结局

该研究的结果表明AF在心肌病患者中可能很常见,并且与预后恶化有关。需要后续研究来确定在该人群中筛查,开展多学科治疗AF的疗效。

Heart:心肌病和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数据

所有记录的心肌病患病率在过去十年中都有所增加。CA的诊断通常早于心力衰竭,而ARVC或肥厚性心肌病的个体在其心肌病诊断后更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

JAMA Cardiol:心肌病和心律失常相关基因罕见变异会增加早发型房颤患者的死亡率

心肌病和心律失常基因的罕见变异可能与早发型房颤患者的死亡风险升高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