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胸段椎管内血管脂肪瘤伴截瘫1例

2017-12-04 佚名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患者女,23岁。

【一般资料】

患者女,23岁。

【主诉】

因“突发双下肢感觉活动障碍6d”于2016年11月14日来院。

【现病史】

患者于6d前、二胎顺产后第四天突发胸背痛并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于当地医院急诊观察室住院行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治疗,症状无好转,行MRI检查T2~T4水平椎管内硬膜外背侧可见“梭形异常信号”,边界尚清楚,其纵轴与脊髓走向一致,T1WI为低信号,T2WI为略低于脑脊液的高信号。患者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

【既往史】

患者5年前有两次胸背部疼痛伴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病史,曾于骨科、神经内科住院治疗,胸椎MRI平扫及增强未见明显异常(图1、2),考虑为脊髓血管畸形、脱髓鞘病变可能,予激素冲击、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症状逐渐消失。

【体格检查】

乳头平面以下感觉消失(S0级),双下肢肌力0级,肌张力不高,肛门括约肌松弛,肛门反射、腹壁反射、双侧膝反射、踝反射消失,巴彬斯基征、奥本汉姆征未引出,髌阵挛、踝阵挛试验阴性。

【辅助检查】

患者入院后积极完善常规检查及肿瘤指标检测;MRI平扫示T2~T4水平椎管内硬膜外长梭形占位,增强扫描示不均匀强化(图3~6),CT示颈胸段椎管内均匀密度改变,椎管未见明显骨质异常。

【治疗】

排除手术禁忌证,入院2d后在全麻下行T1~T5全椎板切除减压、肿瘤切除术,术中见T2~T4硬膜外有一棕红色肿物伴凝血块形成,肿瘤长约87.5px,质软,类似于脂肪组织,血供丰富,边界清楚,与硬脊膜无明显粘连,易于完整剥离,相应节段硬膜及脊髓受压明显,搏动性差。术中完整切除肿瘤组织,标本送病理检查。术后病理检查报告:血管脂肪瘤伴灶性出血(图7)。术后1周,患者出院前双下肢感觉恢复至S1级,双下肢肌力恢复至1~2级,大小便失禁。至术后2个月复查时,患者自觉症状较前明显好转,麻木平面下移,双下肢感觉减退,肌力约2级。半年随访,未见肿瘤复发(图8、9)。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2-06 bugit
  2. 2017-12-14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3. 2017-12-05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

    0

相关资讯

Spine J: 腰椎微创侧方腹膜后椎间融合术

近年来,学者们建立了腰椎侧方腹膜后经腰大肌入路微创椎间融合术,可替代众所周知的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与后路椎间融合技术相比,腰椎侧路椎间融合术结合了前路椎间融合术生物力学和生物学的优点。特别是腰椎侧路椎间融合术具有以下优点:移植物与受者界面改善、融合率高、脊柱力线恢复好、通过椎间和椎管高度的恢复而更好的间接椎管减压、出血少、患者下地活动早和住院天数缩短。【原文下载】 尽管侧路椎间融合术已有

NEJM:椎管积气,气胸,皮下气肿-案例报道

一位65岁的男子被送往医院接受辅助放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