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rdiovasc Ther:华法林对曲前列尼尔治疗的肺动脉高压患者生存率有影响吗?

2017-10-24 王淳 环球医学

2017年10月,发表在《Cardiovasc Ther》上的一项研究,考查了接受皮下注射曲前列尼尔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华法林对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对皮下注射(SQ)曲前列尼尔治疗的PAH或先天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生存率没有任何显着作用。

2017年10月,发表在《Cardiovasc Ther》上的一项研究,考查了接受皮下注射曲前列尼尔的肺动脉高压(PAH)患者中华法林对生存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证实: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对皮下注射(SQ)曲前列尼尔治疗的PAH或先天性肺动脉高压(IPAH)患者生存率没有任何显着作用。

介绍:抗凝治疗是PAH患者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未来研究需要适当评估抗凝治疗的风险/获益比,尤其在接受PAH特殊治疗的PAH患者中。

目的:研究人员使用来自一项大型开放式标签研究中SQ曲前列尼尔的PAH患者的长期观察性数据。患者随访长达4年。华法林使用和出血事件被记录。

结果:860名患者(年龄[平均±SD] 46±15岁,76%为女性,85%为白种人,49%为先天性PAH,76%为纽约心脏协会[NYHA]功能III级)被纳入。所有患者接受SQ曲前列尼尔(15%还接受其他肺动脉高压[PH]治疗),590名(69%)在研究期内接受华法林。在接受华法林组中,女性、非洲裔美国人和IPAH患者的比例较高。较高比例的先天性心脏病和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患者未接受华法林。接受或未接受华法林的PAH患者间,未校正的长期生存率没有差异(时序检验,P值=0.69),甚至在只有IPAH患者的亚组中仍没有差异(P=0.32);此外,根据华法林的使用,PAH(P=0.84)和IPAH(P=0.44)患者间的校正长期生存率没有差异;此外,基于华法林使用,按倾向评分匹配的PAH患者之间没有生存率差异(P=0.37)。

结论:长期使用华法林抗凝对SQ曲前列尼尔治疗的PAH或IPAH患者生存率没有任何显着作用。

原始出处:
Ascha M, Zhou X, Rao Y, et al.Impact on survival of warfarin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receiving subcutaneous treprostinil.Cardiovasc Ther. 2017 Oct;35(5). doi: 10.1111/1755-5922.12281.

作者:王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SC全新重磅:房颤患者支架置入术后使用达比加群酯双联治疗大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华法林三联治疗

RE-DUAL PCI显示,与华法林三联治疗相比,达比加群酯(泰毕全)双联治疗大幅度降低出血并发症 RE-DUAL PCI中使用的两种剂量的达比加群酯均已获批用于房颤卒中预防 研究结果作为“最新突破”在2017欧洲心脏病学会年会(ESC)发布,并同时发表在《新英格兰杂志》

Ann Pharmacother:老年房颤患者预防RFCA期间并发症可用不间断低强度华法林

2017年9月,发表在《Ann Pharmacother》的一项由中国科学家进行的前瞻性随机研究,考察了不间断低强度华法林在老年房颤(AF)患者射频导管消融(RFCA)期间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华法林--从灭鼠药到抗凝血药的传奇故事!

杀鼠灵和华法林的故事已经流传了半多个世纪,作为全世界最畅销的灭鼠药和最广泛的抗凝血药,其故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本文将随着卡尔·保罗·林克(Karl Paul Link)教授的脚步亲历其不为人知的背后。

JAMA:抗凝药华法林不良反应减27% 基因检测又“立功” 了

9月26日发表在JAMA上的一项研究揭示:在使用华法林前,检测患者的遗传学信息,能够将患者不良事件减少27%。因此,科学家希望未来能够大规模推广基因检测指导华法林使用。

JAMA:抗凝药华法林不良反应减27% 基因检测又“立功” 了

1955年,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心脏病发作,他服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让华法林名声大震,口服抗凝药物的历史就此进入了“华法林时代”。华法林(warfarin)是一种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血药,是治疗血液栓塞性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心房纤颤、肺血栓等)的一线药物,年处方量占总人口的1%左右。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抗凝剂,尽管华法林被用于临床已有50多年,但其剂量仍然很难把握——使用过多会引起体内出血,过少则又无法

BMJ:新型抗血栓药DOAC可有效替代华法林,安全性更高!

用于治疗严重血栓的新药物与老的抗凝药物华法林相比,不存在较大的出血风险,该研究报告今天发表在“BMJ”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