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Struc & Mol Biol:苏晓东等解析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接头及感应蛋白

2012-07-03 北大生科院 北大生科院

2012年6月25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NSMB) 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动态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教授研究组的论文“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nsing and binding of cyclic di-GMP by

2012年6月25日,《自然·结构与分子生物学》(Nature structural and molecular biology, NSMB) 在线发表了我校生命科学学院蛋白质与植物基因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及生物动态成像中心(BIOPIC)苏晓东教授研究组的论文“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nsing and binding of cyclic di-GMP by STING”。 这项工作解析了先天免疫信号转导通路中的重要接头及感应蛋白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胞内部分的Apo蛋白及其与c-di-GMP(bis-(3’-5’)-cyclic dimeric GMP)复合物的晶体结构。这篇论文工作由四年级研究生黄亦和及博士后刘翔宇博士共同完成。

STING堪称“中国蛋白”之一,是2008年至2009年间由世界上多个科研小组(包括我校的蒋争凡教授研究组,称其为ERIS; 以及武汉大学舒红兵院士研究组,称其为MITA)几乎同时发现的在先天免疫通路中起重要联接及感应功能的接头蛋白。 STING是一个多次跨膜蛋白,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它可以直接感受并结合一类细菌特有的第二信使信号分子,如c-di-GMP,从而介导激活下游信号传导通路,进而产生细胞因子及其它固有免疫反应,这是固有免疫中的一个全新概念。 通过结构分析,我们发现先前预测的在不同物种中非常保守的第五个跨膜区实际上处于胞内,并且这个区域对于STING形成同源二聚化介导生物学功能至关重要,这一结果与蒋争凡研究组以前的发现非常吻合; 结合与c-di-GMP复合物的结构分析,我们提出,STING具有一个“盖子”(lid)区域,在没有结合c-di-GMP前,这个区域具有较高柔性,易于敞开;一旦感应及结合c-di-GMP后,这个“盖子”区域就会与其它部分一起形成更加稳定的结构,非常牢固的结合c-di-GMP,复合物也进一步稳定了同源二聚体结构。

通过对STING及其与c-di-GMP复合物结构的解析,非常清楚地展示了STING感受和结合c-di-GMP的分子机制,为进一步的免疫治疗及c-di-GMP作为疫苗佐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线索。

doi:10.1038/nsmb.2333
PMC:
PMID:

The structural basis for the sensing and binding of cyclic di-GMP by STING

Yi-He Huang, Xiang-Yu Liu, Xiao-Xia Du, Zheng-Fan Jiang & Xiao-Dong Su

STING (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 is an essential signaling adaptor that mediates cytokine production in response to microbial invasion by directly sensing bacterial secondary messengers such as the cyclic dinucleotide bis-(3′-5′)-cyclic dimeric GMP (c-di-GMP). STING's structure and its binding mechanism to cyclic dinucleotides were unknown. We report here the crystal…

作者:北大生科院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at Med:治疗内脏型肥胖的一个新潜在靶标

布朗似乎是供选择的颜色,当它涉及到我们的身体中的脂肪细胞类型。棕色脂肪是消费能量,而与其对应,白色脂肪储存。随着糖尿病和心脏疾病带来的风险增加,似乎在白色脂肪细胞的危险,特别是与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脂肪堆积在腹部周围的器官。 因此,在对肥胖的战斗中,棕色脂肪似乎是我们的朋友,我们的敌人是白色脂肪。 现在布里格姆和妇女医院(BWH)和哈佛医学院的血管疾病预防计划的主任医师Jorge Plutzk

Nat Med:HDAC3酶缺失降低血糖

近日,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小组,肥胖、糖尿病研究所主任Mitchell Lazar博士等人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发表论文证实:小小鼠体内的一种叫做组蛋白去乙酰化酶3(HDAC3)的酶缺失后,会出现大量的脂肪肝,但会降低血糖。 胰岛素抵抗发生在身体低血糖时。Lazar表示:通常情况下,肥胖和2型糖尿病患者有脂肪肝。脂肪肝促进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的恶性循环。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胰岛

Nat Chem Biol:苯丙酮尿症具淀粉样变病特征

据《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的一项报告显示,科学家发现症状表现为苯丙氨酸浓度升高的代谢疾病——苯丙酮尿症(PKU)具有淀粉样变病的显著特点,包括有毒蛋白纤维的增加。 在PKU病变中,苯丙氨酸的累积一直被认为会产生神经毒性,但人们一直都不清楚这种毒性机理。鉴于此,PKU患者的苯丙氨酸摄入量必须被小心控制。在老年痴呆症和其他以蛋白纤维累积为特征的淀粉样变病中,

Nat Medicine:胆固醇可改善佩-梅氏病病情

科学家通过研究患有佩-梅氏病(PMD)的小鼠后发现,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可以改善病情,本周的《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刊登了该研究结论。这意味着,对患有这种由于缺少神经元轴突周围的髓鞘而引起的神经性疾病的病人而言,此次发现或能提供一种潜在的饮食疗法。 PMD发病通常是因为一种被称为蛋白脂蛋白基因I的基因复制所导致的,该基因可以引起髓鞘质蛋白PLP的过度表达。该过度表达的蛋白阻塞在细

Nat Immun:科学家发现免疫系统对膜融合的识别机制

科学家在《自然—免疫学》Nature Immunology上刊文称,他们发现了一些有关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膜融合—一种发生在病毒感染细胞初期的生理过程——的线索。 研究者发现,当小鼠细胞暴露在病毒样颗粒或者缺少遗传物质和已知刺激分子的人工脂质体这两类物质中,不管是活体实验还是试管实验,其仍然可以产生强烈的免疫应答。虽然不能激活任何传统意义上的病原体识别通路,但上述两种物质仍可以与细胞膜融合。 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