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肾上腺素能系统为靶点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炎症

2021-04-19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β3--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来调动独特的单核细胞群体,这些单核细胞直接指向受伤的大脑。

脑出血患者血液循环中髓细胞增多,外周免疫细胞浸润脑实质。单核细胞增加的机制及其对脑出血的影响仍有待阐明。Shi等人发现,在脑出血患者和小鼠模型中,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增加。在小鼠中,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介导脑出血后造血功能的增加,新产生的细胞浸润大脑抑制神经炎症,减少脑损伤。增加肾上腺素能信号对小鼠有治疗作用。结果表明,以肾上腺素能系统为靶点可能是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炎症的有效途径。该文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杂志。

急性脑损伤动员白细胞迁移到血管周围空间和脑实质。这个过程会放大神经损伤。骨髓造血系统补充耗尽的外周血白细胞。然而,目前尚不清楚脑损伤是否影响骨髓谱系的发育,以及改变的造血细胞谱系如何影响神经结果。

从大脑和外周(淋巴结和脾脏)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神经免疫相互作用及其潜在临床相关性的知识。该研究提供了ICH诱导的急性脑损伤背景下脑与骨髓之间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观点。这种见解是通过从ICH患者获取颅骨瓣来推断的。这种独特的方法使我们能够获得骨髓细胞,骨髓细胞经历了明显的谱系发育偏倚,特别是急性ICH期间骨髓细胞祖细胞的增加和淋巴细胞祖细胞的伴随减少。通过ICH患者和两种ICH小鼠模型的偶联实验进行的机制研究揭示了CNS和免疫系统之间的串扰作为高度协调的过程,由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控制。新生成的Ly6Clow巡视单核细胞从骨髓迁移到脑出血脑内,这些细胞抑制神经炎症并降低PHE,从而改善神经学结果。

ICH使骨髓造血干细胞向骨髓细胞谱系倾斜。从19例脑出血患者的颅骨皮瓣中收集骨髓细胞,在发作24小时内行开颅手术清除血肿。18例接受手术夹闭的未破裂动脉瘤患者作为对照组。(A)流式细胞仪图显示了人骨髓造血干细胞的门控策略(LinCD34+CD38CD45RACD90+)。(B)条形图显示脑出血后造血干细胞(占骨髓细胞总数的%)的增加。(C和D)流式细胞仪图和条形图显示Ki67在指定组骨髓造血干细胞中的表达。(E)流式细胞仪图显示了普通骨髓祖细胞(CMPs;CD34+CD123lowCD38+CD135+CD45RA),粒细胞单核细胞祖细胞(gmp; CD34+ CD123lowCD38+CD135+CD45RA+)和共同淋巴祖细胞(CLPs;CD34 + CD7 + CD10 +)。 (F至H)条形图显示了CMP、GMP和CLP在指定的受试者组中的计数。(B)、(D)、(F)至(H)脑出血患者:n = 19;对照组:n = 18。

该研究表明,在脑出血(ICH)患者和实验性脑出血模型中,骨髓造血干细胞(HSCs)可迅速向髓系谱系倾斜。谱系追踪显示,Ly6Clow单核细胞浸润脑出血大脑,造血功能增强,产生活化巨噬细胞,抑制神经炎症和脑损伤。ICH脑使用涉及细胞分裂周期42的β3-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来促进Ly6Clow单核细胞的骨髓造血,这可以通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β3-肾上腺素能激动剂mirabegron进一步增强。脑损伤可调节星状细胞谱系发育以抑制远端脑炎症,暗示骨髓作为自我保护神经免疫相互作用的独特利基,可能被用于获得治疗效果。

β3-肾上腺素能刺激促进Ly6Clow单核细胞造血,抑制脑出血后神经炎症。用自体血注射C57BL/6小鼠诱导脑出血(A ~ G)。脑出血诱导后立即给予米拉贝隆,每日重复。PBS组的ICH小鼠作为对照。脑出血后第3天流式细胞术分析。(A)指示组小鼠股骨骨髓中造血干细胞的计数。(B)从指定的小鼠组收集的骨髓中骨髓和淋巴祖细胞的计数。(C)指定组小鼠骨髓中骨髓细胞的计数。(D)小鼠骨髓Ly6Clow单核细胞中IL-10的表达。(E)从指定的小鼠组获得脑浸润免疫细胞亚群。(F)来自指示组小鼠的脑浸润Ly6Clow单核细胞中IL-10的表达。(G)小鼠脑浸润性巨噬细胞中IL-10、CD206和PDL1的表达。(H to K)米拉贝隆对自体血注射C57BL/6小鼠ICH损伤的影响。(H)脑出血后指定时间点采用mNSS和圆柱体试验评估神经功能缺损。(I和J)脑出血后第1天和第3天MRI测量PHE容积。(K)脑出血后第3天同侧大脑含水量。在(A)到(G)中,每组n = 8。在(H)到(K)中,每组n = 12。

该研究发现了急性脑损伤的骨髓反应,其造血细胞的命运和功能是由脑损伤形成的。结果表明,大脑有一种自我保护机制,通过β3--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来调动独特的单核细胞群体,这些单核细胞直接指向受伤的大脑。认识到这一机制可以为开发脑保护疗法铺平道路,利用有益的骨髓造血功能治疗脑出血等急性神经损伤。

原文出处

Shi SX, Shi K, Liu Q. Brain injury instructs bone marrow cellular lineage destination to reduce neuroinflammation. Sci Transl Med. 2021;13(589):eabc7029. doi:10.1126/scitranslmed.abc7029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troke:脑出血患儿出血扩大

sHE是ICH患儿入院后的常见表现,患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儿童更是如此。由于sHE与较差的临床结局密切相关,因此这些结果要求进行基线凝血检查,并对入院ICH儿童进行重复头颅计算机断层扫描的方案提出了质疑。

Stroke:血小板减少症与脑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关系

该研究结果表明血小板减少症不影响ICH患者HE的发生率和功能结局,无论接不接受APT治疗的患者。鉴于死亡率增加,应该在将来的研究中探讨血小板输注对ICH伴血小板减少症和既往APT的重要性。

JAHA:常见药物与脑出血的关系

针对各种适应症,处方中常包含抗血小板药、抗凝药和他汀类药物。这些药物与脑出血(ICH)和脑微出血(CMBs)风险之间的关联尚未明确。

JAHA:抗血小板相关性脑出血的结局分析

抗血小板治疗与血肿扩大和不良功能预后独立相关。不论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氨甲环酸治疗都可减少血肿扩大。

J Neurol Neurosur Ps:口服抗凝剂患者小血管疾病负担与脑出血的关系

中重度SVD与抗凝药物治疗后发生脑出血相关,并可独立预测房颤患者服用抗凝药物后发生脑出血。这两项补充研究的结果表明,SVD是服用抗凝药物患者脑出血的一个促进因素。

JNNP:口服抗凝剂患者的小血管疾病负担与脑出血

脑小血管病(SVD)是非创伤性自发性脑出血(ICH)的绝大多数病因,在神经影像学上可以确定SVD的几个标志物。在MRI上,可以诊断脑微出血、皮质浅铁质沉着、血管周围间隙、白质高信号、腔隙和萎缩。在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