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rculation:积极血压控制能否预防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

2017-06-12 吴刚 环球医学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已经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房颤的复发率仍然很高。2017年5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调查了积极血压控制对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作用。

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已经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房颤的复发率仍然很高。2017年5月,发表在《Circulation.》的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临床试验调查了积极血压控制对导管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作用。

背景:导管射频消融治疗房颤已经成为房颤的重要治疗方法,然而,房颤的复发率仍然很高。研究人员旨在确定积极降压治疗是否会预防具有较高症状负担的房颤患者导管消融后房颤复发。

方法:在计划房颤导管消融治疗前,研究人员将184名血压>130/80mmHg的房颤患者随机分配到积极降压治疗(目标<120/80mmHg)或标准血压治疗(目标<140/90mmHg)的组中。首要结局指标为房颤/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持续>30秒的症状性复发,结局事件其通过盲的终点评估人员在导管消融后的3个月确定。

结果:中位随访期为14个月。6个月时,积极血压治疗组的平均收缩压为123.2±13.2mmHg,标准治疗组为135.4±15.7mmHg(P<0.001)。106例患者发生首要结局,积极血压治疗组为54例(61.4%),标准治疗组为52例(61.2%)(风险比,0.94;95% CI,0.65~1.38;P=0.763)。预先定义的年龄影响的亚组分析中,积极血压治疗的≥61岁的患者具有较低的首要结局事件率(风险比,0.58;95% CI,0.34~0.97;P=0.013)。积极血压治疗组,需要调整药物的低血压发生率较高(26% vs 0%)。

结论:本研究中,积极血压治疗的时间并未降低导管消融治疗房颤后的房性心律失常复发,但是造成了更多的低血压。

原始出处:

作者:吴刚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房颤日里话房颤,专家建议积极预防、尽早治疗

心血管疾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非常普遍。常见心血疾病有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等。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疾病之一,简称“房颤”,主要表现为心房正常收缩功能丧失,心跳不规则。 /* Style Definitions */ span.prnews_span { font-size:8pt

JAHA:一般人群中腹型肥胖与新发房颤相关!

在亚洲非肥胖人群中,腹部肥胖是一种重要的房颤发生潜在的可改变危险因素。这些数据表明减少腹部肥胖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人群的房颤负担。

房颤危害大 专家提醒科学预防

6月6日是第五个“中国房颤日”。专家提醒,市民应注意科学预防房颤,重视心律监测,积极健康生活,防止中风发生。心房颤动是一种心律失常,临床表现为心悸、体乏、眩晕、胸闷气短,心脏跳动时快时慢。长期、持续的房颤可引起心脏扩大、心功能衰竭,甚至可导致猝死。房颤发生容易淤积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90%造成脑梗。昆明的张老先生一年前感到心慌、胸闷,被诊断为房颤。经过一段时间的药物治疗后,张老先生自认为心律恢

Stroke: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与有或无房颤患者复发卒中风险降低有关!

由此可见,服用他汀类药物的依从性与降低卒中复发风险之间的相关性在房颤患者和非房颤患者中一样强烈,提示房颤状态不应该是一个排除他汀类药物用于患者脑卒中的二级预防的原因。

Am J Kidney Dis:新确诊房颤的老年患者使用华法林是否安全有效?

2017年6月,发表在《Am J Kidney Dis》的一项由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科学家进行的研究考察了新确诊房颤(AF)的老年患者中,华法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Chest:肥胖在睡眠呼吸障碍及心脏手术后房颤中的效应调节作用

在未经调整的分析中SDB与PCSAF显著相关,但在考虑到肥胖后两者没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