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Am Coll Cardiol Intv: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抗凝或可降低院内死亡率

2022-02-13 “ Clinic門诊新视野”公众号 “ Clinic門诊新视野”公众号

2022年2月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血管介入子刊(

2022年2月7日,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心血管介入子刊(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20/2021 JCR IF 11.195)在线发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聂绍平教授团队等的论着“Post-procedure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该研究基于中国心血管疾病医疗质量改善(CCC-ACS)项目数据,首次提示STEMI 患者直接PCI术后抗凝(PPAC)与院内死亡率降低相关,且不增加院内大出血风险

此前,对于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抗凝能否获益一直缺乏关键证据,虽然抗凝治疗可能预防复发性缺血风险,但潜在的出血风险可能抵消其获益。

聂绍平教授团队与法国国家健康和医学研究院Gilles Montalescot教授团队合作,利用我国与美国心脏协会(AHA)合作开展的CCC-ACS项目2014年至2019年间的数据,根据是否接受术后抗凝对所有STEMI直接PCI的患者进行分组。通过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TW)和以医院为随机效应的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院内临床结局的差异。主要有效性终点为全因死亡,主要安全性终点为大出血。

在34,826例符合入排条件的STEMI直接PCI患者中,有26,272例(75.4%) 接受了术后抗凝治疗。与未进行术后抗凝的患者相比,接受术后抗凝的患者平均年龄更小、入院时病情更稳定、出血风险评分更低,合并症和多支病变更多,且多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接受直接PCI。在对基线差异进行逆概率处理加权后,术后抗凝与院内死亡率显着降低相关(0.9% vs 1.8%;HR 0.62;P<0.001),且院内大出血风险无显着差异(2.5% vs 2.2%;HR 1.05;P=0.14)。

作者指出,鉴于2013年ACC/AHA STEMI指南并未提及直接PCI术后抗凝问题,以及2017年ESC STEMI指南不建议常规术后抗凝(除非有抗凝的明确适应症)的推荐,既往在临床实践中各家医院或医生们对此有不同偏好,差异很大,但均无高质量的数据支持。此研究收集数据阶段恰逢指南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观察到死亡率和出血风险的降低,以及术后抗凝使用比率的显着下降。

作者认为,该分析的结果为STEMI直接PCI术后抗凝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持,需要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进行该假设的验证。

JACC心血管介入子刊同期还配发了意大利坎帕尼亚大学Felice Gragnano等撰写的题为“直接PCI术后抗凝—机遇和不确定性并存的领域(Anticoagulation After Primary PCI-The Land of Promises and Uncertainty)” 的专家述评[2]。尽管该观察性研究存在一定缺陷,但其样本量大且来自真实世界人群,其结果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有助于阐明当代 STEMI 患者处理中的一个关键临床问题。

该述评作者还引用了古罗马圣师、基督教思想家圣奥古斯丁(St. Augustine)的名言:“我们能力不足,无法单靠推理来发现真相” 。STEMI术后抗凝的领域充满期待,正在进行的RIGHT研究为此带来更多证据支持。

据悉,由聂绍平教授团队牵头、国内近五十家中心参与的双盲、安慰剂随机对照试验——RIGHT研究(NCT03664180)系国际上首个评估直接PCI术后延长抗凝的随机试验,目前该研究已完成入组并进入随访阶段,其结果将填补该领域的空白,为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抗凝管理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原始出处:

Yan Y, Gong W, Ma C, et al. Post-procedure anticoagula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undergoing primary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J Am Coll Cardiol Intv. 2022;15(3):251–263.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PCI术后胸痛,可能是哪些原因?

PCI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主要方法,具有明显的优越性。目前临床上有少数患者可出现术后胸痛的表现,其病因多种多样。一、缺血性胸痛(1)PCI术后血栓形成患者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剧烈胸痛,伴大汗、恶心、呕吐等,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抬高,心肌酶升高和肌钙蛋白阳性。需紧急复查冠脉造影明确,必要时PCI或其他治疗。(2)边支受累主要发生于分叉病变的介入治疗中,改善罪犯血管血运时,周边小血管受压或斑块移位进入边支

NEJM:PCI术后高危患者服用替卡格雷加不加阿司匹林?

由此可见,在接受PCI并完成3个月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高危患者中,替卡格雷单药治疗的临床相关出血发生率低于替卡格雷和阿司匹林联合治疗组,且无更高的死亡、心肌病梗塞或卒中风险。

Lancet:双重抗血小板疗法“减剂量策略”明显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预后

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被推荐采用长达一年的基于P2Y12抑制剂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这种P2Y12抑制剂的最大收益在用药早期阶段,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大出血的风险会随之增

JACC:振奋人心——迟发型心肌梗死患者行PCI术仍能明显获益!

晚期STEMI患者的冠状动脉血管重建与更好的短期和长期临床结果有关。

EHJ:三血管疾病患者,使用全新技术PCI术后明显改善生存率!

与最初SYNTAX I试验中使用PCI治疗的预定义患者相比,在新发三血管疾病患者中使用SYNTAX II PCI策略可获得更好和持久的临床效果。

JACC:阿司匹林并不一定是更优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或PCI后的心房颤动患者的抗栓选择

大多数心房颤动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和/或PCI治疗的患者建议使用阿哌沙班和P2Y12抑制剂,而非阿司匹林抗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