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斯医学**报道詹启敏院士在第一届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的精彩演讲

2016-05-07 MedSci MedSci原创

<!--ewebeditor:page title=""--> <div>5月6日-7日,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div> <div><br> </div> <div>本届大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对我国的精准医学事业做了题为《精准医学发展的需求和内涵》的精彩演讲。</div> <div><br> </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a href="https://img.medsci.cn/webeditor/uploadfile/201605/20160507234702752.jpg" target="_blank"><img src="https://img.medsci.cn/webeditor/uploadfile/201605/20160507234702752_s.jpg" border="0" align="center"></a><br> </div> <div style="text-al

5月6日-7日,中国医师协会临床精准医疗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肿瘤精准医学高峰论坛在中国上海举行。

本届大会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大医学部主任詹启敏对我国的精准医学事业做了题为《精准医学发展的需求和内涵》的精彩演讲。


詹启敏院士演讲主题


自2015年奥巴马提出精准医疗计划(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以来,“精准医学”得到了国内外医药界关注和热议。
 
对于精准医学的定义,詹启敏院士指出:精准医学是应用现代遗传技术、分子影像技术、生物信息技术,结合患者生活环境和临床数据,实现精准的疾病分类及诊断,制定具有个性化的疾病预防和治疗方案。

为何推动精准医学?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生物芯片、蛋白质技术发展带来的人类基因组测序技术的革新,其次是分子影像、手术导航和微创技术等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再次是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这些都促使了精准医学时代的到来。

目前,我国恶性肿瘤每年新发病310万例,年死亡人数220万;心脑血管疾病年死亡300多万,高血压患者2.6亿;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慢性肾病患者1-1.2亿;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痴呆、帕金森等高发;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8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8000万;活动性结核病患者500多万,人数居世界第二;突发性感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还时不时给百姓生活带来威胁……

在演讲中,詹启敏院士以糖尿病为例介绍了为何要开展精准医学。据目前国外的研究调查数据显示——糖尿病的临床发展过程是多样性的:50%患者伴随血脂高,50%的患者伴随高血压,25%的患者出现视网膜病变,20%的患者出现糖尿病足,还有患者伴随有脂肪肝或出现神经系统病变。然而,目前的治疗结果如何呢?部分人经降糖治疗效果好,而部分人却效果不好,尤其是血管病变情况经常与降糖治疗的效果不一致。因此,糖尿病临床表现、发展的多样性需要“精准诊断”,而治疗的差异性需要“精准治疗”。

詹启敏院士还指出精准医学是转化医学研究的重要内涵和目标,是循证医学新的历史要求,是实现4P医学的重要手段。精准医学的要点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医院和社区是精准医学发展的主战场;
2、医生是临床决策的主体;
3、精准医学为医生决策提供精准的手段和依据;
4、精准医学对医学人才提出更高要求;
5、精准医学需要大样本和大数据支撑;
6、精准医学发展需要产学研政的合力。

不过,中国开展精准医学计划也面临着一些挑战,例如重大疾病防治形势严峻,对医改科技支撑亟待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亟待提升,统筹规划协调和投入机制亟待完善,新型诊疗技术的政策法规亟待完善等,这些都需要尽力克服。

因此,中国精准医疗的重点任务分为两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内容如下:
  
2016-2020:组织实施“中国精准医学”科技专项,重点开展恶性肿瘤、高血压、糖尿病、出生缺陷和罕见病的精准防治治疗;加强创新能力、监管法规、保障体系建设;
 
2021-2030年:在已建 “中国精准医学”研究体系基础上,扩展到其他重要疾病领域。

未来,我国精准医学的重点研究任务将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第一,精准防控技术及防控模式研究。针对高发区前瞻性人群及易感人群等,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体化综合预防模式。第二,分子标志物的发现和应用。通过发现基因组、表观遗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用于早期疾病的预警、筛查和诊断,指导治疗敏感性、疾病预后和转归。第三,分子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精准诊断,包括分子影像学成像、CT、超声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无创、微创精准诊断。第四,临床精准治疗。结合临床分子分型、个人全面信息、组学和影像学分析大数据的治疗方案,用于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

在肿瘤精准医学方面,重点任务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一)人群队列、生物样本库和信息学研究
  
1、建设大规模癌症患者、健康人群队列、高发区前瞻性人群队列及相关生物样本库;
2、构建便于共享和数据交换的大型肿瘤数据库系统。
  
(二)精准防控技术及防控模式研究
1、主要危险因素等环境暴露因素和个体内因调查及检测研究;
2、高发现场、高危人群个体化预防的前瞻性研究;
3、探索建立符合国情的个体化综合预防模式;
  
(三)分子标志物发现
1、分子水平:基因组、表观遗传组、转录组、蛋白质组和代谢组等;
2、防治环节:筛查、诊断、复发转移监测、疗效和安全性(及动态)评估等;
3、数据挖掘:多组学大数据综合分析,识别有潜在临床应用价值的标志物和生物靶点
  
(四)分子标志物应用
1、早期标志物研究(筛查、早诊)
2、诊断、分型标志物、预后、复发转移预测
3、治疗敏感性监测标志物、生物治疗靶点识别研究
  
(五)分子影像学和病理学的精确诊断
1、分子影像学与分子病理学结合,精准筛选靶向治疗和精准监测肿瘤治疗疗效研究;
2、恶性肿瘤符合参数的分子影像学成像设备研发
3、CT、MRI、超声的多模态图像融合技术研究
4、无创、微创精准诊断与治疗的新技术研究
  
(六)临床精准治疗
1、综合分子分型及个人全面信息的肿瘤治疗方案研究;
2、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治疗等生物治疗研究;
3、基于大数据的合理用药研究
  
詹院士在演讲中还介绍了肿瘤精准医学的重要支撑平台——生物样本库,并就生物样本库中样本标准和质量、临床信息、个人信息安全、伦理和法规、共享机制这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詹启敏院士最后总结到:精准医学是我国医学发展占领国际制高点的历史机遇。精准医学是医学科技发展的必然。精准医学的发展,将对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方式、疾病的分类分型,临床诊疗路径,临床诊疗的规范、指南、标准有革命性的变化;同时推动一批新型的医学健康产业发展。


詹启敏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现任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十一五”生物和医药领域专家组组长、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肿瘤转移)首席科学家、教育部***、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首席专家、中国微循环学会理事长、中国抗癌学会常务理事、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担任《中华肿瘤》和《科学通报》杂志副主编、担任《J Biol Chem》(美国)、《Carcinogenesis》(英国)、《Cancer Biol and Ther》(美国)等国际学术杂志编委。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1. 2016-05-09 一闲
  2. 2016-05-09 jaysppr

    精准医学,整合医学,究竟如何取舍

    0

相关资讯

科技部关于发布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精准医学研究等重点专项2016年度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

国科发资〔2016〕6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技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科技主管单位,各有关单位:     《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国发〔2014〕64号,以下简称国发64号文件)明确规定,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针对事关国计民生需要长期演进的重大社会公益性

精准医学对自身免疫疾病研究大有潜力

最近,UT西南医学中心带领的一项国际研究,使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鉴定了1000多个的基因变异,它们影响着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易感性,从而展示了精准医学的巨大潜力。这项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eLife》杂志。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报道称,系统性红斑狼疮,俗称红斑狼疮,是一种严重的、潜在致命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受其影响的女性比男性多九倍,并且更容易发生在年轻的非裔美

盘点:全民测序时代 基因测序到底有什么用?

    近两年精准医学的概念逐渐深入人心,这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兴方法。2015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希望精准医学可以引领一个医学新时代。随后习近平总书记批示科技部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国家成立中国精准医疗战略专家组,科技部召开国家首次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并决定在2030年前政府将在

卫计委公布精准医学评审专家,共149位(附名单)

今日(2016年5月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官网公布“国家精准医学研究”预申报书评审专家名单。具体到每个子方向研究。 评审专家统一从国家科技专家库中抽取产生,共149人。2016年5月3-4日在北京召开预申报书会议评审会会议。

专家提出促进精准医学新途径

精准医学已经成为一个热词。在近日召开的香山科学会议第557次学术讨论会上,会议执行主席、中科院院士陈润生指出:“精准医学应建立在整合和分析生物大数据的基础上。” 生物大数据特征是群体大样本而个体小样本的高维数据。同时,生命科学是以多样性和异质性为特征,精准医学又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的医学。因此,业内认为,分析个体小样本高维数据是生物信息学的核心问题之一。 而要实现精准医学,则必须实

“精准医学研究” 重点专项进入视频答辩评审项目清单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相关任务,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和《关于改进加强中央财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的若干意见》的总体要求,经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战略咨询与综合评审特邀委员会、部际联席会议审议,“精准医学研究”列为2016年优先启动的重点专项之一,并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5月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