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MJ Global Health:中国推行“病毒清零”会被全球“孤立”?BMJ子刊揭示根除COVID-19是否可行

2021-08-15 生物探索 生物探索

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或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8月7日,原卫生部部长高强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撰文,提出必须坚持严格防控,打消“与新冠病毒(SARS-CoV-2)共存”的想法。三天后,彭博社发文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开始尝试与SARS-CoV-2共存的背景下,中国“病毒清零”的防疫策略或将使其未来几年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事实上,在面对SARS-CoV-2的心态方面,大多数国家似乎比较悲观,认为随着病毒不断变异,成功阻断病毒传播几乎不可能;而中国显然在这场抗疫中拥有更为坚定的战疫信念。争议的焦点在于,是否能够真正消灭SARS-CoV-2,终止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

近日,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BMJ》子刊《BMJ Global Health》上刊登了一篇题为We should not dismiss the possibility of eradicating COVID-19: comparisons with smallpox and polio的评论文章。

通过系统对比COVID-19与天花、脊髓灰质炎等传染病的可根除性,研究人员提出,人类终止COVID-19大流行是可能的,“胜算”略高于脊髓灰质炎,低于天花。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简报》,公共卫生干预措施的层次结构依次为控制、消除疾病、消除感染、根除和灭绝,具体定义为:

● 控制:通过努力将疾病的发生率、流行率、发病率或死亡率降低到当地可接受的水平,并需持续采取干预措施以维持疾病可控,如腹泻病;

● 消除疾病:相关部门下苦功将特定地区内特定疾病的发生率降至零,并需要继续采取干预措施维持现状,如新生儿破伤风;

● 消除感染:经过一番苦功将特定地区内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感染发生率降至零,并需持续采取措施预防感染,例如:麻疹、脊髓灰质炎;

● 根除:经过努力将由特定病原体引起的全球感染发生率永久降至零,并无需继续采取预防措施,如天花。

● 灭绝:特定的传染源不再存在于自然界或实验室中。

从当前COVID-19的全球流行状况来看,部分地区已达到控制疾病的初级阶段。为了探索全球是否能够根除COVID-19,研究人员参考了1999 年《Annual Review of Public Health》发布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的根除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既定因素,从社会因素、政治因素以及技术因素这三个维度列举了17个变量,一一打分从而对根除COVID-19、天花以及脊髓灰质炎这三类传染病的可能性进行评分。

结果显示,天花的可根除性平均得分最高,为2.6分;其次是 COVID-19,得分为1.6分;最后是脊髓灰质炎,为 1.5分。

从各个变量的得分结果来看,影响全球根除COVID-19的技术因素包括疫苗接受度低、具有更强传染性及免疫逃逸能力的突变株。当然,尽管变异株层出不穷,但研究人员认为,病毒进化到一定程度后将迎来变异的终点 ,人们便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发疫苗。另外,疫苗接种和升级卫生系统的高昂成本,以及突破重重阻碍的国际合作,病毒在非人类动物宿主中持续存在的风险等也是影响全球根除COVID-19的重要因素。

总之,这篇文章揭示了根除COVID-19的可行性以及一些潜在的影响因素,文章的最后指出,仍需要世界卫生组织或其他结构进行进一步的评估,从而更系统地揭示根除COVID-19的可行性及可取性。

尽管从科学角度而言,人类最终能否彻底消灭COVID-19仍然是个未知数,但是在疫情防控方面,即使病毒将长期和人类并存,防疫措施仍然不能松懈,因为正如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所言,“就算死亡率0.1%,扩散到1000万人,要死1万人;扩散到1亿人,要死10万人;扩散到10亿人,要死100万人。”

原始出处:

Nick Wilson, et al. We should not dismiss the possibility of eradicating COVID-19: comparisons with smallpox and polio. BMJ Global Health, 2021.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新冠病毒这5大特性,让它几乎不可能被人类消灭!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者莎拉估计“40%的新冠传播是无症状的”。

NEJM:警惕!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成为SARS-CoV-2的“健身房”,“成就”更强变异毒株

那些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应该受到更大的关注,他们独特的免疫反应可能为SARS-CoV-2进化为超级毒株创造机会。

Lancet预印本:新冠病毒可能2019年夏末就在意大利传播

8月7日,这项由意大利米兰大学生物医学科学系研究者主导的研究在线发表于《柳叶刀》预印本网站上(该论文已经投稿《柳叶刀》杂志,尚未经同行评议和接收)。

管轶:新冠病毒若每年收割人类,人类的平均寿命都会缩短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思 ,作者明来 范艳春,内容有节选

新冠病毒突变毒株,谁有可能是真正的“毒王”?

截至目前,WHO已经追踪到11种新型变异株,并将Alpha(B.1.1.7)、Beta(B.1.351)、Gamma(P.1)、Delta(B.1.617.2)列为“需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