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心脏瘢痕的患病率及发病原因大揭秘

2015-11-09 QQduhq 译 MedSci原创

心肌瘢痕导致民众心脏功能减退,且预后不良。但迄今为止对于民众患心肌瘢痕的患病率及与发生心肌梗死的关联尚不明确。且对于多民族的美国民众而言,心肌瘢痕尚无准确定义

重要性:心肌瘢痕导致民众心脏功能减退,且预后不良。但迄今为止对于民众患心肌瘢痕的患病率及与发生心肌梗死的关联尚不明确。且对于多民族的美国民众而言,心肌瘢痕尚无准确定义。

目的:该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美国中老年人患心肌瘢痕的发生率及发病原因。

方式:MESA研究是以人口统计学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研究人员于2000-2002年选取一些年龄范围在45-84岁且未曾患有心血管疾病(CVD)的民众参与实验。通过10年的随访调查,2010-2012年,1840名参与者接受了心脏磁共振(CMR)成像以探究民众是否出现心肌瘢痕。研究人员于研究初始时期和10年后分别探究分析民众出现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并估计了他们冠状动脉钙化(CAC)的相应得分,之后采用逻辑回归模型来调整相应概率。主要测量数据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CAC分数、左心室大小和功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研究人员关注的主要指标是通过CMR探测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瘢痕。

结果:结果表明,在1840名参与者(平均年龄68岁,男性占52%)中,有146(占7.9%)名参与者出现心肌瘢痕,其中114名(占78%)通过心电图或临床表现发现。通过调整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吸烟等变量之后,研究人员发现,每8-9年,OR的增量达到1.61(95%CI,1.36——1.91;P <0.001);男女OR比例为:5.76(95%CI,3.61——9.17;P <0.001):1.32(95%CI,1.09——1.61,P =0.005);高血压优势比(OR)为1.61(95%CI,1.12——2.30;P =0.009);吸烟优势比(OR)为2.00(95%CI,1.22——3.28;P =0 .006)。年龄、性别、CAC分数等业余心肌瘢痕的出现有关。相比CAC得分为0的民众而言,CAC分数范围为1-99的民众OR为2.4(95%CI,1.5——3.9);CAC得分范围为100-399的民众OR为3.0(95%CI,1.7——5.1);CAC得分超过400的民众OR为3.3(95%CI,1.7——6.1)(P≤0.001)。 由此看出,CAC分数、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吸烟等因素与民众出现心肌瘢痕的风险密切相关。

结论:美国民众出现心肌瘢痕的发生率为7.9%,其中78%可通过心电图或临床表现发现。AC分数、年龄、性别、BMI、高血压、吸烟等因素与民众出现心肌瘢痕的风险密切相关。

原始出处:

Evrim B. Turkbey, Marcelo S. Nacif,Prevalence and Correlates of Myocardial Scar in a US Cohort,JAMA,8,Nov,2015

作者:QQduhq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