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初筛初诊能力须提高,医疗机构要防范医源性传播

2017-03-24 佚名 健康报

3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明确传染病防治管理职能部门,加强传染病诊疗、转诊、信息报送等相关法定职能的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对传染病的识别和初筛初诊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范医源性传播。 通知提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制定、完善、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诊疗隔离、医院感染管理、报告转诊等工作制度规范和处置预案。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

3月22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要明确传染病防治管理职能部门,加强传染病诊疗、转诊、信息报送等相关法定职能的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提高对传染病的识别和初筛初诊能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防范医源性传播。

通知提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制定、完善、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诊疗隔离、医院感染管理、报告转诊等工作制度规范和处置预案。加强对艾滋病、结核病等重点传染病的检测力度,及时发现传染病患者或病原体携带者,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非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要及时协调将患者转诊至传染病定点医疗机构或专科疾病防治机构就诊。

通知要求,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传染病医源性传播。加强发热门诊、腹泻门诊、急诊、输血科、手术室、注射室、医学检验实验室等传染病传播风险较高部门的管理,做到区域划分明确,布局流程合理,防护设施完善;规范医疗场所环境清洁和可复用医疗器械管理,严格落实标准预防和无菌操作规程,规范手术、内镜检查、注射、采血等侵入性操作管理;加强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防范医疗废物污染环境和传播传染病的风险。

通知强调,医疗机构要依法落实医源性感染和传染病报告制度,按照属地化管理和首诊负责制原则,依法依规进行信息报告。医疗机构要结合临床工作需要,对传染病患者、感染者、拟实施手术患者、泌尿生殖科患者等重点人群及患有基础性疾病的易感人群,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教育和沟通。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汇总|那些被疫苗“消灭”了的传染病

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疫苗可以预防85%的HPV相关性癌症,由于疫苗的出现,以下这些疾病已经成为了过去式。1、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脊髓灰质炎)是一种影响神经系统的传染性疾病,1979年美国本土已经消灭了脊髓灰质炎,这一切都要感谢Jonas Salk。1952年,他发明了脊髓灰质炎疫苗。到1990年代末,世界上80%的儿童已经接种过疫苗。如今,仍流行脊灰的国家由1988年的超过12

基因改造奶牛有望成为传染病大爆发的**道防线

在最近一次非洲西部埃博拉病毒爆发时,医生用埃博拉病毒爆发后幸存者的血浆来治疗染病患者。在没有任何已批准药物治疗埃博拉病毒患者的情况下,幸存者血浆中的保护性蛋白是帮助患者抵抗疾病的唯一希望。一家生物技术公司希望利用类似的方法治疗更多种传染疾病,唯有一点不同:利用奶牛而非人体作为血浆提供者。来自南达科他州(South Dakota)的生物技术公司SAB Biotherapeutics提出对奶牛进行适当

Science:肥胖是种传染病

虽然肥胖病不像感冒,但一些研究小组正在尝试在人群中建模肥胖模型,把它当作一种通过相互作用在人群中传播的“社会传染病”。纽约阿拉巴马大学统计学家David Allison和信息科学家Keisuke Ejima以及西点军校的数学家Diana Thomas一直致力于完善肥胖模型。他们在Science的出版商AAAS的年度会议中汇报了他们的研究进展。在会议上,这几位科学家讨论了数学在集成科学证据方面的实际

土壤中细菌可借雨水传播 可帮了解导致传染病流行原因

科学家指出,细菌可以通过搭雨水“顺风车”的方式传播。雨水落在地面上之后,土壤中的细菌便会悬浮在水滴里的气泡中。科学家将三种土壤微生物(谷氨酸棒状杆菌、丁香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在培养皿中培育了两天。培养皿中央的黑圈代表雨水滴落在土壤上的位置,周围的黄点则为细菌繁殖的位置。图 a 为显微镜下、谷氨酸棒状杆菌在黏土表面的生长状况。图 b 和图 c 为雨水滴落在黏土表面后的荧光图像。红圈和黄点分别代

我国建立72小时鉴定300种已知病原及未知病原筛查技术体系

3月21日,国家重大专项传染病防治科技重大专项“应急体系建设” 成果新闻发布会在科技部召开。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卫生计生委(专项牵头组织部门)代表、专项技术总师、工程院院士侯云德、专项技术副总师、工程院院士徐建国和部分专家代表出席发布会。据卫生计生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传染病专项实施8年来,突破了一批核心关键技术,产出了一批“中国方案”。比如,在突发急性传染病的应对方面,初步建立了72小

我国突发传染病防控能力达国际水平

传染病防治重大科技专项——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成果新闻发布会3月21日在科技部举行。该专项技术副总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介绍,通过专项实施,我国突发传染病应急体系建设形成了具有完善架构和能力的突发急性传染病检测监测、预测预警和重症病例救治体系,应对重大突发疫情已初步实现了从被动应付到主动应对的转变,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能力总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徐建国介绍,我国已建立了72小时内鉴定300种已知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