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专家观点:“心-脾轴”可以影响心肌梗死的演变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2015-02-03 沐晴 译 MedSci原创

在上个世纪,心脏病专家和生理学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关于机体 “管道装置”出错导致氧气供需存在错配致使心肌细胞死亡的问题。有大量的研究一直在探测心肌细胞新陈代谢和对心肌缺血的干预措施,旨在通过恢复冠脉灌注或者减少氧耗来限制心肌的缺血性损伤。最近,关于心肌缺血性损伤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局部缺血的结局,进一步影响进行性梗死心肌的治疗。的确,几十年来临床医生已经注意到在

在上个世纪,心脏病专家和生理学家认为,急性心肌梗死是一个关于机体 “管道装置”出错导致氧气供需存在错配致使心肌细胞死亡的问题。有大量的研究一直在探测心肌细胞新陈代谢和对心肌缺血的干预措施,旨在通过恢复冠脉灌注或者减少氧耗来限制心肌的缺血性损伤。最近,关于心肌缺血性损伤也可以引起炎症反应的报道越来越多,炎症反应可以影响局部缺血的结局,进一步影响进行性梗死心肌的治疗。


的确,几十年来临床医生已经注意到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剧痛时,会引起白细胞增多、发热及急性期炎症反应因子增高。在过去几年里,实验研究结果也加深了我们对炎症机制参与心肌梗死损伤的理解。

传统观点认为,集中在急性炎症反应的一些损伤是由多形性白细胞介导的。近来的研究也认为,单核巨噬细胞也有参与,它不仅参与急性心肌损伤,而且在治疗心肌损伤的慢性期也有参与。小鼠研究证明,补充一些起源于脾脏的促炎性单核细胞,可以作为早期回应冠状动脉结扎造成心肌缺血的方法。这些有吞噬活性的细胞充当的是一个“拆迁队”,可以清除坏死细胞的碎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几天,梗死区域内的单核细胞表现出现减少炎症反应的功能,可以通过表达一些源自于肉芽组织的介质促进梗死心肌的修复,这些肉芽组织以纤维化和新生血管形成为标志。
许多实验研究都证明机体可能存在“心-脾轴”,脾脏提供的一些促炎性单核细胞可以迁移到梗死心肌层,参与早期心肌重构和后续的纤维修复。

关于人体“心-脾轴”存在的一些推定,源自于死于ACS患者的脾脏的尸检样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心肌梗死区域的炎性前体单核细胞增加了。但是,近来的没有体内研究证实,“心-脾轴”在人体的存在。

最近,一项富有想象力的研究出版在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 ,使用检测脱氧葡萄糖(FDG)的吸收验证是否患有ACS的病人脾脏中葡萄糖转运被激活。这项研究纳入22名ACS后的患者,然后纳入同等数量的性别匹配的没有ACS但是有动脉粥样化疾病的患者作为对照。他们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在ACS患者的脾脏中,FDG的吸收明显增加。这项研究,在人体内证实了ACS患者存在脾脏代谢活性的改变。这些数据也证明,FDG吸收值在中值以上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加,并且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在临床结果研究中,动脉中FDG的吸收与脾脏中FDG的吸收明显相关,表明动脉代谢活性的损伤和脾脏存在联系。总之,这些结果不仅说明,ACS患者脾脏的葡萄糖代谢发生改变,而且可以推断这些脾脏活性的改变有潜在临床意义。这些结果强化了这个概念,心肌梗死不仅影响心肌本身,还可以通过炎症和免疫反应影响远处脏器,比如脾脏。在ACS中,源自脾脏的白细胞可能会影响心肌梗死的演变和在心肌梗死的临床恢复。

以上研究对于临床常见的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机制。研究者认为,以调节白细胞功能的干预措施可以通过提供新的药物治疗靶点,来重构和修复损伤的心肌。的确,对小鼠的冠状动脉结扎后,来自脾脏的促炎性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可以增加血管紧张素II应用。因此,心肌梗死后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可能在部分程度上产生保护性的影响,这可能与来自脾脏的白细胞聚集的调动有关。强调“心-脾轴”的潜在的临床意义在于阐释在心肌梗死疾病中,存在先天免疫系统和神经体液系统之间的新奇的联系。

原始出处:

Peter Libby MD. Does a “Cardiosplenic Axis” Influence Myocardial Infarct Evolution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Published in Diabetes Expert Opinion / Commentary • January 29, 2015

作者:沐晴 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0)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Heart:强效他汀降低心肌梗死患者死亡率

虽然应用了他汀类药物,但患者的心血管残余风险依然存在。治疗选择包括更强效的他汀类药物或添加应用依泽替米贝。目前还没有有关此类患者应用依泽替米贝的临床结果数据。英国学者研究发现,与辛伐他汀单药治疗组相比,转为接受高效能他汀治疗的患者死亡率显著降低。依泽替米贝组未带来可观察到的死亡率受益。论文发表于《心脏》杂志[Heart.2014;100(11):867-872]。该研究旨在通过与高效能他汀联合辛伐

长城会 2014:中国原创研究: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血管重建可降低猝死风险

为心梗后心衰的患者猝死风险增加,指南推荐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应当进行猝死的一级预防,即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前一直没有中国人的资料,很多中国医生还认为,现在很多患者都接受了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对于这些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不会很高吧? 阜外心血管医院樊晓寒和华伟等进行的研究则揭示了我国患者的情况。我国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在不安装ICD的情况下,3年后

JACC: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患者接受急诊PCI治疗后的长短期死因

背景: 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短期死亡率已经被深入的研究,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长期死因仍是未知。目标:本研究的目的是描述STEMI患者接受急诊PCI的时间和死亡原因之间的关联。方法:一个集中居民登记习题,病人档案,有准确的记录链接的公共疾病和死亡原因的登记资料,被用来跟踪连续2804 名接受急诊PCI治疗的STEMI患者(年龄63±13岁,72%男性)的

Circulation:患者心肌梗死后能过性生活吗?

对于患者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是否可恢复性生活的问题,美国和欧洲心脏学会相关指南均推荐,患者需咨询医生。但患者是否咨询了医生这个问题鲜为人知。近期的一项研究专门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研究者们发现,向医生咨询上述问题的AMI患者非常少。研究者们进一步指出,当前证据或指南并不支持此类患者限制性生活的建议。研究论文2014年12月15日在线发表于《循环》(Cieculation)杂志。

Antioxid Redox Signal:阳光维生素造福心血管患者

近日,氧化应激生物医学领域最权威杂志《ANTIOXIDANTS & REDOX SIGNALING》(IF 7.7) 在线发表了仁济医院心内科何奔教授领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Vitamin D receptor activation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inhibition of apoptosis

J Dent Res:牙周病患病程度影响心肌梗死面积

有关牙周病与心肌梗死之间关联的研究已有很多。最近,西班牙研究人员进一步发现,慢性牙周病与心肌梗死之间还存在深层次的关联。 ( Image: decade3d - custom anatomy/Shutterstock ) 尽管有关牙周病与心肌梗死之间的关联在学界已讨论多年,然而,牙周病的患病程度是否会影响到心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