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HIV,保护免疫细胞

2018-01-09 佚名 medicalxpress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HIV,保护免疫细胞,并在一个星期内保持有效。研究人员说,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候选药物,可以增强目前的HIV治疗方案,而不会增加毒副作用。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测试了一种新的化合物,能够抑制HIV,保护免疫细胞,并在一个星期内保持有效。研究人员说,在动物实验中,这种化合物被证明是一种很有希望的新型候选药物,可以增强目前的HIV治疗方案,而不会增加毒副作用。

这一发现建立在Karen S. Anderson和William L. Jorgensen的工作基础之上,他们使用基于计算和结构的设计方法来开发一类针对HIV复制所必需的病毒蛋白的化合物。研究人员对这一类化合物进行了改进,以提高效力,降低毒性,改善药物性质,以便确定一个有前途的临床前候选药物。与耶鲁大学的Priti Kumar实验室合作,在移植人血细胞的小鼠身上检测候选药物并感染HIV。

在人性化小鼠中,该化合物实现了HIV治疗的关键目标:将病毒抑制到血液中检测不到的水平;它保护了病毒感染免疫细胞;研究人员表示,它与已获批准的艾滋病药物协同作用。

此外,研究人员与耶鲁药物递送专家马克·萨尔兹曼(Mark Saltzman)及其实验室合作,研究人员发现单剂量化合物(以长效纳米颗粒形式)的效果持续了近一个月。

安德森说,虽然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测,但该化合物有改善艾滋病毒治疗的潜力,全世界有3700万人感染艾滋病毒。 “我们的候选药物与目前所有类型的HIV药物协同作用,以及一些临床试验中正在测试的药物,它们增强了它们的效力,可能是更好的联合用药。

原始出处:

Shalley N. Kudalkara, Jagadish Beloorc, Elias Quijano, et.al. From in silico hit to long-acting late-stage preclinical candidate to combat HIV-1 infection. PNAS November 17, 2017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1. 2018-04-16 drwjr
  2. 2018-01-11 1dd8c52fm63(暂无匿称)

    了解了解.学习学习

    0

  3. 2018-01-09 changjiu

    学习一下谢谢

    0

  4. 2018-01-09 131****2916

    不错的文章值得推荐

    0

相关资讯

J Infect Dis:以毒攻毒”HIV治疗出现新的方法,有助于治愈HIV

尽管渥太华的研究人员因其抗癌病毒的研究而闻名,但有一个研究小组将这些病毒应用于一个新的目标:艾滋病病毒。

JCI:艾滋病研究突破:团队研发精准方法,让HIV无处可逃!

杜克大学人类疫苗研究所的研究人员领导了一个更准确的方法来衡量在人群中艾滋病毒感染的发生率,这将有助于改善全世界艾滋病的研究和预防战略。

IMMUNITY:研究人员找到中和HIV病毒的捷径,有望生成全新的艾滋病疫苗

艾开发一种预防艾滋病毒感染的疫苗已被证明异常困难。其中一个原因是,?VE前体B细胞可以产生成熟的B细胞产生抗体,一个成功的HIV疫苗抗体是极为罕见的。

PLoS Pathog:CAR-T细胞疗法再现颠覆性进展,助力实现艾滋病功能性痊愈!

近年来,艾滋病的治疗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发展使很多艾滋病感染者可以像健康的人那样生活,但是谈到根治艾滋病还是遥不可及。研究人员们一直在进行各方面的尝试,包括HIV疫苗,希望可以帮助艾滋病感染者摆脱长期使用药物的困扰,实现功能性痊愈,同时也可以降低医疗带来的成本。

重复PLoS Pathog:CAR-T细胞治疗艾滋病!有效表达时间超2年!

我们知道抗病毒药物可以抑制体内艾滋病毒,使其处于几乎检测不到的水平,但只有有效的免疫反应才能真正根除病毒。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求提高人体对付病毒的能力的方法。而CAR-T疗法,在这一方面显露出自己不反的水准!

病例分享:艾滋病脑炎离我们并不遥远!

艾滋病起源于非洲,后由移民带入美国。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协和医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