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os One:体脂分布对药物洗脱支架植入后长期临床预后的影响

2018-05-29 xiangting MedSci原创

在DES治疗的患者中,躯干脂肪分布与临床预后不良相关,并比BMI更具临床相关性。

体脂分布与心血管病和预后密切相关,但体脂分布对药物洗脱支架(DES)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预后的影响尚未得到评估。这项研究调查了躯干脂肪分布对DES后长期临床结局的影响。441名接受DES治疗的患者,PCI后进行双能X线吸收测定以评估总体和局部的体脂分布。计算躯干脂肪与总脂肪质量的比值(%FM躯干/FM总体)作为躯干脂肪分布的代表性参数。主要终点是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以及5年时缺血驱动的靶血管血运重建(TVR)、非手术心肌梗死和心源性死亡的复合。在1780天的中位随访期内,22.0%的患者出现MACE,FM躯干/FM总数的最高四分位组比最低四分位组MACE的发生率高(27.8%vs.15.3%; log rank p=0.026)。这种差异是由缺血驱动的TVR发生率较高所致(25.9%vs.9.9%; log rank p = 0.008)。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中,%FM躯干/FM 总数与MACE独立相关(危险比:1.075; 95%CI:1.022-1.131; p = 0.005),但体重指数(BMI)不与MACE独立相关。在DES治疗的患者中,躯干脂肪分布与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9)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PCI术后血栓形成风险高的患者出血风险也会高

经皮冠脉介入术后的血栓和出血风险的评估对于指导抗血栓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纳入了CREDO‐Kyoto数据库中的4778名患者,并在RESET与NEXT数据库中的4669名患者中进行重复确认,主要血栓形成和出血事件为心梗、支架血栓或缺血性卒中。在预测血栓形成的评分中,慢性肾脏疾病、房颤、外周血管疾病和贫血为2分,年龄≥75岁、心衰、糖尿病和慢性完全闭塞为1分,在预测出血事件的评分中,血小板减少症、严

NEJM:稳定型冠心病患者FFR指导PCI或药物治疗5年预后差异研究

研究认为对于显著狭窄稳定型冠心病患者根据血流储备分数指导接受PCI治疗的5年预后效果优于单纯药物治疗,而无血流动力学意义上的狭窄患者仅接受药物治疗即可获得良好的预后

一波三折!患者PCI术后40天再现心包压塞

67岁男性患者因“胸闷5小时”入院,给予常规治疗未见好转,遂行冠状动脉造影及支架手术。术后患者胸闷症状缓解,然而,术后反复出现起搏功能不良,超声提示大量心包积液,考虑临时起搏电极穿孔导致急性心包压塞,行心包引流,术后一周出院。术后40天患者再次出现心包积液。为何PCI术后会出现心包压塞?该患者再次出现的原因又是什么?详见以下病例——

EuroPCR2018丨ORBITA生理学分层研究:FFR、iFR引领PCI新方向

法国-巴黎时间,2018年5月22日,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年会(EuroPCR 2018)拉开帷幕。会议第一天发布了ORBITA生理学分层分析的最新结果,该研究提示,血流储备分数(FFR)和瞬时无波形比率(iFR)指导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带来获益。

EuroPCR2018丨多支血管病变患者血管成形术后即刻和延迟血运重建的结局

行急诊PCI的STEMI患者中约50%有多支冠状动脉病变,与单支病变相比,这种病变与较差的临床结局相关。目前,关于完全血运重建最佳时间(住院患者或门诊患者)的指南和证据还没有。2018年5月22~25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年会(EuroPCR 2018)上,英国Barts Health NHS Trust医院的SPAGNOLO M.等研究者发表一项研究,比较了多支冠状动脉

JACC:药物洗脱球囊血管成形术中优化手术相关因素的影响

DEB血管成形术中病灶准备后的残余%DS、BSR和T充气是仅有的可改变手术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