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state Cancer P D:镭-223治疗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研究

2020-08-30 AlexYang MedSci原创

镭-223和化疗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最优排序在指南中尚不存在。最近,有研究人员在学术临床环境中评估了镭-223治疗mCRPC患者的治疗模式和总生存(OS)情况。

镭-223和化疗治疗转移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最优排序在指南中尚不存在。最近,有研究人员在学术临床环境中评估了镭-223治疗mCRPC患者的治疗模式和总生存(OS)情况。

研究人员对镭-223治疗的骨转移为主的mCRP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的研究。研究共包括了220名患者,且均进行了镭-223治疗(化疗前64名,化疗后83名,无化疗73名)。化疗前与化疗后队列中,平均每位患者的镭-223放疗次数分别为5.3次和4.3次(P<0.001);且放疗前后给予的化疗周期数相似。化疗前和化疗后镭-223放疗的平均线分别为第3和第5线(p<0.001)。另外,41.8%的患者进行镭-223与另一种mCRPC疗法的联合治疗,常见的是醋酸阿比特龙(43.5%)或恩杂鲁胺(52.2%)。大多数人在镭-223治疗期间接受联合治疗;20.7%的患者在镭-223放疗开始后开始联用另一种药物;20.7%在接受常规治疗期间开始使用镭-223。从首次mCRPC治疗开始OS中值为39.4个月(化疗前进行放疗)(95%CI 33.0,48.8)vs 37.4个月(化疗后进行放疗)(95%CI 32.0,43.5);化疗后进行放疗的患者帐,放疗联用与单一治疗的OS中值分别为35.2个月(95%CI 27.9, 43.3)vs 32.0个月(95%CI 26.9, 36.0)。

mCRPC患者镭-223放疗和化疗特征

最后,研究人员指出,化疗前进行镭-223放疗能够增加完成镭-223治疗的可能性。化疗前或化疗后给予镭-223放疗以及是否进行联合治疗并没有导致OS的显著差异。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确定现代mCRPC治疗的最优顺序。

原始出处:

Rana R. McKay, Rebecca Silver, Rachel H. Bhak et al.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astration 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with radium-223: a retrospective study at a US tertiary oncology center. Prostate Cancer P D. August 2020

 

作者:AlexYa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Support Care Cancer:多模态运动改善接受化疗的头颈部癌症患者的运动反应和身体成分

研究发现,很多化疗药物会对癌症患者产生多种副作用和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血管疾病方面。本研究旨在探讨运动训练干预能否改善正在接受化疗的头颈部(H&N)癌症患者的身体成分和运动反应。

Int J Clin Oncol:4天MEA治疗绒癌和高危GTN的疗效

本研究旨在评估4天化疗与甲氨蝶呤、依托泊苷和放线菌素D(MEA)对诊断为绒癌和高危妊娠滋养细胞瘤(GTN)患者的疗效和毒性。

Int J Clin Oncol:PembrolizumabVS化疗治疗复发性晚期尿道癌的疗效

开放标签、随机、主动对照的KEYNOTE-045研究(NCT02256436)显示,与标准化疗(紫杉醇、多西他赛或醋氟宁)相比,二线pembrolizumab可显著改善一线含铂化疗后进展的晚期/转移性

乳腺癌术后放疗,15次和25次有啥区别?

乳腺癌是最为常见的女性肿瘤之一,中国乳腺癌发病率处于增长趋势,且年龄也较西方年轻化。大多数乳腺癌在手术后需要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或靶向治疗等综合治疗。

精准治疗时代,化疗仍是卵巢癌治疗的基石

卵巢癌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在中国,其发病率仅次于宫颈癌和子宫内膜癌,致死率位居妇科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二位,仅次于宫颈癌。据最新的中国癌症年报数据,每年新发病例大约5万例,死亡病例约23000例。

JAMA Oncol :ER+/N+合并多种并发症的老年乳腺癌患者中,化疗与生存期的关系

乳腺癌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老年且伴随明显并发症的患者治疗面临着挑战。努力为这些患者提供全面的治疗,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并避免对预期寿命已经有限的患者的功能状态造成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