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CR 2022:3个月CR率100%!溶瘤病毒联合抗PD-1用于NMIBC

2022-04-12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9393例新发膀胱癌病例,2020年中国新发膀胱癌病例数为8569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 90%,根据其是否侵犯膀胱肌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549393例新发膀胱癌病例,2020年中国新发膀胱癌病例数为85694例。膀胱尿路上皮癌约占所有膀胱恶性肿瘤的 90%,根据其是否侵犯膀胱肌层可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其中NMIBC在膀胱癌中占到70%至80%,具有易侵袭、易复发、易耐药、多中心等特性。

目前对于NMIBC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最常用的治疗方案是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之后再根据术后复发情况,再采取膀胱内灌注治疗。接受这类治疗的患者会出现高达60%的复发,这其中仅有超过60%的病人后续可以接受卡介苗(一种用于治疗膀胱癌的活细菌)治疗,如果BCG无效/复发情况下,推荐的治疗方案则为彻底切除膀胱(膀胱切除术),而切除膀胱后的生活就是终生携带尿袋。对于卡介苗(BCG)无效/复发的高危NMIBC患者而言,亟待新的治疗方案。对于高危NMIBC,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联合卡介苗(BCG)膀胱灌注后,若出现BCG治疗失败,也建议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CG0070是由CG Oncology公司开发的一款工程化5型腺病毒(Ad5)溶瘤病毒药物。CG0070基于一种改造的5型腺病毒(Ad5)骨架,包括一个肿瘤特异性启动子E2F-1和一个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转基因,经修饰后的Ad5可选择性地在Rb调控缺陷的肿瘤细胞内复制,最终裂解肿瘤细胞。而破裂后的癌细胞会进一步释放肿瘤抗原以及GM-CSF,刺激全身性抗肿瘤免疫反应,实现细胞溶解和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增强的双重作用。

在2021年11月13日,CG Oncology公司披露了其溶瘤病毒药物CG0070联合K药十分亮眼的Ⅱ期临床试验数据。试验结果显示,在可评估疗效的9名卡介苗(BCG)无应答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患者中,所有患者在3个月时实现了完全缓解(CR),此外,达到6个月评估节点和9个月评估节点的患者CR率也保持了100%。

在BOND2试验中,CG0070取得显著优于K药的CR,CG0070 3个月的CR率为46.2%(K药组为40.6% ),12个月CR率为29.2%(K药组为18.7%)。FDA最近批准静脉注射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卡介苗(BCG)无反应的膀胱原位癌(CIS,有或没有乳头状肿瘤)患者,帕博利珠单抗的总体完全RR为41%,12个月CR率约为20%。这项2期研究(CORE1)将评估这两种药物在治疗卡介苗无反应性NMIBC方面的潜在协同作用。

研究共纳入了35例BCG无反应的CIS患者(有或无合并Ta或T1疾病),接受膀胱灌注CG0070(1x1012 vp)联合静脉注射帕博利珠单抗治疗(400 mg IV,q6w)。CG0070的用法是:先进行诱导灌注,即每周1次灌注,共6次;然后在第3、6、9、12和18个月进行维持灌注,即每周1次灌注,共3次。在3个月时持续存在CIS或高级别Ta病变(HG-Ta)的患者可接受每周1次的CG0070再诱导共6次。帕博利珠单抗的使用时间最长可达24个月。

疗效评估将包括每3个月进行膀胱镜检查,可疑病变活检、尿液细胞学检查、CTU/MRU检查,以及在12个月时进行强制性膀胱标测活检。HG疾病的复发将被视为疾病复发。

本研究的主要终点是12m时的CR。次要终点包括任何时间的CR、无进展生存期、缓解持续时间、无膀胱切除术生存期和联合用药的安全性。相关评估将包括肿瘤免疫微环境、系统免疫诱导、病毒复制和转基因表达的变化。PD-L1、柯萨奇腺病毒受体、E2F转录因子的基线表达以及抗Ad5抗体滴度与肿瘤反应的相关性。

结果显示:到目前为止,有10名患者在3个月时可进行疗效评估。对这10名患者的评估显示,3个月时的CR率为100%。这10例患者中,有6例在6个月时仍维持CR,2例在12个月时仍维持CR。

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仅限于暂时性的1-2级局部泌尿生殖系统不良事件,目前尚无3级或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报告。

研究结论:关于CG0070联合帕博利珠单抗治疗卡介苗无反应性NMIB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初步数据令人鼓舞。

国内乐普生物拥有该款产品在中国区的开发、制造及商业化的授权。日前(2021年11月12日),乐普生物还已拿到国内的临床批件,已获准针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开展临床试验。(CG0070是全球范围内首个且唯一处于III期临床阶段治疗NMIBC的溶瘤病毒产品)

乐普生物目前还计划针对晚期NMIBC患者启动一项CG0070与其核心产品HX008联合使用的临床试验(普特利单抗(HX008)是乐普生物的一款抗PD-1单抗产品,该药用以治疗黑色素瘤和MSI-H/dMMR实体瘤的新药上市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的受理,其中MSI-H/dMMR实体瘤的上市申请于2021年11月4日正式被CDE纳入优先审评)。除了膀胱癌外,乐普生物还计划针对CG0070,进一步开发结直肠癌、肝癌及乳腺癌等其他适应症领域。

▌参考文献:

CORE1: Phase 2, single arm study of CG0070 combined with pembrolizumab in patients with non-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 (NMIBC) unresponsive to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BCG).AACR 2022. abstr. CT03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一文读懂溶瘤病毒疗法:溶瘤病毒与免疫,以及产业开发

在肿瘤细胞内复制、选择性地感染肿瘤细胞继而杀死肿瘤细胞的

Sci Transl Med :溶瘤病毒与CAR T疗法“强强联手”,有望治愈实体瘤吗?

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经过改造,可以识别肿瘤细胞上的特定抗原。在某些情况下,天然存在的抗原会提供有效的靶标,例如B细胞抗原CD19。

STM:三大策略成就新一代溶瘤病毒开发贾为国点评:

作者:曼话 ,来源:医药魔方Pro

J Clin Oncol:溶瘤柯萨奇病毒A21(V937)治疗不可切除的黑色素瘤的临床反应和安全性

溶瘤病毒 (OV) 可通过病毒介导的肿瘤溶解作用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和促进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积累诱导宿主抗肿瘤免疫间接发挥抗肿瘤活性

Nat Commun:“以毒攻毒”,溶瘤病毒增强了对胶质母细胞瘤的抗肿瘤先天免疫反应

肿瘤溶解病毒(OV)为GBM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独特治疗方法,因为它的作用机制与治疗GBM的标准方法完全不同。

以毒攻毒,病毒治脑癌!日本率先实现应用溶瘤病毒治疗恶性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进展快、复发率高、预后差,中位生存期不足20个月,5年生存率仅为5%,迫切需要更有效的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