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高血压病例1例

2017-05-09 MedSci MedSci原创

入院日期:2016-09-08年龄: 70岁性别:女主诉:发现血压高5年,头晕,血压波动2天。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发现血压升高,高于140/90mmHg,之后多次测血压示高于正常,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曾在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但一直未经正规诊断和治疗,平素未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差,波动大,时感头昏不适。近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在家多次测量血压,波动在200/120mmHg


入院日期:2016-09-08
年 龄: 70岁
性 别:
主 诉:发现血压高5年,头晕,血压波动2天。
现病史:患者于5年前发现血压升高,高于140/90mmHg,之后多次测血压示高于正常,血压最高达200/120mmHg,曾在外院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但一直未经正规诊断和治疗,平素未服药治疗,血压控制差,波动大,时感头昏不适。近2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昏,在家多次测量血压,波动在200/120mmHg左右,伴恶心、呕吐2次,量少、为胃内容物,无肢体麻木,无肢体活动障碍。今为进一步诊断治疗收入院。起病以来患者无腹痛、腹泻,无周期性麻痹、烦渴、多尿,无黑曚、晕厥。精神、饮食、睡眠可,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改变。
既往史:否认糖尿病病。无输血史,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详。
家族史:否认家族遗传倾向的疾病、否认家族传染病。   
其 他:个人史:生于原籍,否认近期疫区及流行病区接触史,否认工业毒物及放射性物质接触史,饮酒,无吸烟史,无冶游史及性病史。 婚育史:适龄结婚,育有2子2女,爱人健在,子女均体键。 月经史:52岁绝经。更多病例详情请点击:高血压病例1例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7-05-21 lou.minghong

    学习

    0

  2. 2017-05-16 lou.minghong

    不治疗的人太多了

    0

  3. 2017-05-11 天涯183

    非常好的文章,学习了,很受益

    0

  4. 2017-05-10 杨利洪

    学习并分享了

    0

  5. 2017-05-10 阿吴

    0

相关资讯

J Am Heart Assoc:1级高血压控制达标,5年内中风风险降60%

对于1级高血压即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 mmHg的患者,降压治疗是否能降低死亡或心血管事件风险,既往的Meta 分析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 近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侯凡凡院士等报告的中国卒中一级预防试验(CSPPT)结果表明,对于没有心血管病的1级高血压患者,血压降到140/90 mmHg以下可以显著降低首次中风和死亡风险。 研究人员发现,接受降压

Hypertension: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缺乏与高血压的新机制研究

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将2-羟基雌二醇代谢为2-甲氧基雌二醇(2-ME);有研究表明COMT缺乏症与男性以及先兆子痫中的高血压相关,这种疾病还与血管紧张素II(Ang II)加压反应的超敏有关。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ypertension上的研究发现,COMT缺乏症可以解释在小鼠中对AngⅡ的加压反应的超敏反应,这是由于缺乏对依赖2-ME的血管紧张素II受体1型(AT1R)的抑制。研究

Hepertension:Nrf2基因缺失对高血压的影响

核因子红细胞2相关因子2(Nrf2)是氧化还原稳态的主转录调节因子,它可以影响抗氧化基因的表达。延髓头端腹外侧(RVLM)的中枢氧化应激和抗氧化酶的表达降低促进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交感神经激活。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ypertension上的研究评估了RVLM中Nrf2的缺失是否增加交感神经驱动力和血压。研究者们将慢病毒-Gre-GFP或慢病毒-GFP微量注射至Nrf2- floxed小鼠中的RVLM

JAMA Pediatr:母乳喂养与儿童肥胖和高血压

母乳喂养导致婴儿在出生后1-2.8岁身高增长加快,2.8-14.5岁体重增长加快,2.8至8.5岁BMI增加加快,但延长母乳喂养时间不会导致儿童肥胖与高血压风险降低

年轻男性患高血压率超20%,预防需从减肥减盐做起

提起高血压,可能很多年轻人会认为这和自己没关系,误以为这是中老年人才会患的一种病症。殊不知,这个“无形杀手”正来势汹汹地靠近中青年人群。据2016年中国高血压年会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3亿左右的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高血压病例达1000万,而且有明显的年轻化趋势,25岁至34岁的年轻男性中高血压患病率已经超过20%。高血压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慢性病,也是心脑血管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可导致许

Hypertension:常规和动态高血压的患病率、治疗和控制率分析!

总之,在所有检查的队列中高血压的高患病率表明需要改进其预防、治疗和控制。高血压管理的策略应继续不仅着眼于预防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也应考虑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