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abetes Care: 传统危险因素无法解释糖尿病患者死亡超额风险

2012-08-21 高晓方 医学论坛网

  西班牙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个体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死亡超额风险无法通过死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加以解释。论文于2012年8月8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4008例60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并对其进行为期8年的随访。在基线时采集糖尿病和死亡主要因素相关性资料。对死亡危险因素进行进展校正之后利用Cox回归进行分析。  

  西班牙学者的一项研究表明,与非糖尿病个体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死亡超额风险无法通过死亡危险因素或心血管疾病及癌症加以解释。论文于2012年8月8日在线发表于《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

  此项研究共纳入4008例60岁及以上的受试者,并对其进行为期8年的随访。在基线时采集糖尿病和死亡主要因素相关性资料。对死亡危险因素进行进展校正之后利用Cox回归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受试人群中共有667例糖尿病患者,随访期间共有972例受试者死亡。对年龄、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医学咨询和药物治疗等进行校正之后,与非糖尿病受试者相比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危险比(HR)在男性和女性中分别为1.40和1.70。对包括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在内的所有危险因素进行校正之后,上述死亡HR仍分别为1.43和1.67。纳入生活方式和随访期间疾病发生对糖尿病和死亡的相关性影响甚微。

  链接:Enrique Regidor, MD, PHD1,2,Josep Franch, MD, PHD3,4Mateu Seguí, MD3,5,Rosario Serrano, MD3,6Fernando Rodríguez-Artalejo, MD, PHD2,7 and ara Artola, MD3,8 Traditional Risk Factors Alone Could Not Explain the Excess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Diabetes Care

  
    

作者:高晓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ASL2012]NAFLD——肝细胞癌的隐匿危险因素

       全新证据显示,肝细胞肝癌(HCC)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日益常见。第47届欧洲肝脏研究协会(EASL)年会,暨2012国际肝脏大会上,来自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H. Reeves教授为我们带来了一项大型多中心队列研究的结果,该研究显示:NAFLD相关性HCC患者常无肝硬化,尽管有临床症状,但通常肝功能处于代偿期,且

pediatrics:心血管危险因素参考值的新模型

  最近,《儿科学》(pediatrics)杂志在线发表了法国学者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建立了年龄和性别特异性的心血管危险因素(腰围,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血脂水平,葡萄糖,胰岛素)参考范围,以用于监测欧洲儿童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制定干预和教育方案。   研究人员在一组具有代表性的健康法国人(年龄介于7~20岁,共1976人,其中男性972人,女性1004人)群中获得了年龄和性别特异性的上述各心血管危险

加强社区糖尿病老年低血糖预防教育

  近日,南通大学护理学院、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南通大学附属南通三院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论文,旨在评估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现状,为社区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指出,社区糖尿病患者低血糖风险意识不高,对低血糖危险因素的认知有待提高,预防低血糖的措施不到位。故在社区糖尿病健康教育中应注重加强预防低血糖知识宣教,尤其是对文化程度低、没有家族史的男性老年患者,以降低低血糖的发生率。该

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比较

  近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功能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干部病房的孙焕文、张颖等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新疆维吾尔族与汉族老年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临床特点。研究指出,维吾尔族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偏高,易于合并冠心病和(或)糖尿病,发生代谢紊乱、房性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及颈动脉斑块形成等靶器官损害的比率高于汉族,同时心率变异性减低。该论文发表于2012年第14卷第3期《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危险因素

  近日,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天津市肿瘤防治重点实验室李昉璇、张汝鹏、刘辉等人共同发表论文,旨在探讨近端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2年内)的危险因素。研究指出,对原发肿瘤浸润深度达T3以上、病理类型为腺鳞癌的近端胃癌患者,应适当扩大手术切除范围、积极行标准或扩大的淋巴结清扫,于术中或术后常规加行辅助治疗。该文发表在2012年第15卷第2期《中华胃肠外科杂志》上。   回顾性分析200

肿瘤浸润甲状腺外组织提示V区淋巴结转移风险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普外科陈锐、魏涛等的一项研究表明,肿瘤浸润甲状腺外组织及同侧Ⅱ、Ⅲ、Ⅳ区淋巴结同时转移是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Ⅴ区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对于这一类患者建议行Ⅴ区淋巴结清扫。该论文发表在2012年第7期《中华外科杂志》。   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至2010年11月资料完整的12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男性31例,女性91例;中位年龄38.5岁。每个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