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满月 三级医院门急诊量减少15%

2017-05-08 佚名 健康报

4月8日,北京市全面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数据显示,4月8日~5月5日,北京所有监测医疗机构普通号就诊人次为855.5万,较改革前1个月减少11.9%;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08.2万,减少15.9%。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4月8日,北京市全面启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数据显示,4月8日~5月5日,北京所有监测医疗机构普通号就诊人次为855.5万,较改革前1个月减少11.9%;副主任及以上号别就诊人次为208.2万,减少15.9%。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看专家难的问题有缓解倾向。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高小俊指出,4月8日~5月5日,CT、核磁检查工作量较今年3月(下同)增加了5.5%和20.1%,费用下降了45.5%和24.4%,共节省费用1.1亿元。三级医院门急诊次均药费减少9.6%;住院例均费用减少4.1%;住院例均药费减少17.7%。监测单位药占比为36.8%,下降5.6个百分点。

北京市3600余家医疗机构服务有序,无服务中断等异常现象发生,信息系统运行正常。城六区114个政府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实现“先诊疗后结算”,部分郊区政府所在地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正在逐步实施。药品阳光采购平台订购金额为51亿元,共节约药品费用约4.2亿元,药品配送企业收到订单106万条。

高小俊透露,改革以来,北京市三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15.1%,二级医院总门急诊量减少7.2%,一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急诊量增加3.4%,普通病、常见病逐步分流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医院人满为患的状态有所改观,符合分级诊疗制度的导向。另外,监测单位中的部分三级医院改革第四周出院病人平均住院日为6.1天,与今年3月(8.1天)相比减少2天,显示出部分医院有加快床位周转效率的迹象。截至目前,北京市卫生计生委累计派出1602个督导组,督导检查医疗机构3889次,基本覆盖了所有参与改革的大、中、小型医疗机构。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6)
#插入话题
  1. 2017-05-08 dhzzm

    时间短,很难评价好与坏

    0

相关资讯

北京出台新政,明确社会办医4大支持方向!

4月25日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北京市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的通知。对于符合4大支持方向的社会办医,北京将在准入、财政投入、医师多点执业、用地等方面实行差异化支持政策。新政共有6方面、18条具体政策措施,明确社会化办医中的非营利机构将在税费方面被减负。

北京市卫计委:医疗机构以药养医机制已不复存在

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两周以来,医疗服务和费用变化符合预期,药品费用和药费占比双下降。

北京医改两周:出院例均药费降低16.41%

北京市实施医改已两周。市卫计委昨日下午通报医改监测数据显示,两周来医疗机构的药品费用和药占比均呈现出下降趋势。市卫计委表示,以药补医的机制已不复存在。

北京给社会办医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

为满足国民多层次、多样性医疗服务需求,鼓励社会办医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一方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一方面由于与公立医院相比享受的各种待遇悬殊,社会办医远没迎来预想中的春天。近日,北京市一手改革公立医院,一手促进社会办医的发展。4月25日,《北京市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若干政策》发布,明确将对社会办医的四大方向重点支持。

从北京医改半月看“以技养医”新问题

北京各公立医院关于“以技养医”代替“以药养医”的改革措施已经开展半月有余,各界人士普遍关心患者的看病负担是否减轻,社区医院能否承担回流患者的药品供应,以及外地患者在北京就医是否能报销医事服务费等问题。

北京医改满月:药费省4.2亿 看专家难现缓解

记者7日从北京市卫计委获悉,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实施四周以来,3600余所医疗机构服务秩序井然,药品阳光采购累计节约费用约4.2亿元,节省幅度达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