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II-III期结肠癌患者术后CT及癌胚抗原筛查频率不影响患者生存期

2018-05-24 zhangfan MedSci原创

研究认为,对于II-III期结肠癌患者,术后CT及癌胚抗原筛查频率高低对患者5年生存率、结肠癌死亡率以及复发率的影响不显著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密集的患者随访在临床上是常见的,但频繁的随访与患者生存率之间的关系尚无定论。近日研究人员在II-III期结肠癌患者中考察了CT及癌胚抗原复查频率对患者死亡率、结肠癌特异性死亡以及结肠癌复发率的影响。

2509名II-III期结肠癌患者参与研究,随访5年,高频组在术后6、12、18、24以及36个月接受胸腹部CT与血清癌胚抗原筛查(n=1253),低频组在术后12及36个月接受筛查(n=1256)。主要终点为5年死亡率及结肠癌特异性死亡率,次要终点为CRC复发率。

参与者平均年龄63.5岁,女性占45%,94.3%的患者完成研究。高频组患者5年死亡率为13.0%,低频组为14.1%(风险差异仅为1.1%);高频组患者5年结肠癌死亡率为10.6%,低频组为11.4%;结肠癌复发率分别为21.6%和19.4%,差异不显著

研究认为,对于II-III期结肠癌患者,术后CT及癌胚抗原筛查频率高低对患者5年生存率、结肠癌死亡率以及复发率的影响不显著。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zhangf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Lancet:免疫评分可用于预测结肠癌患者的五年复发风险

必须提高对结肠癌患者复发风险的评估。需要一个强大的免疫评分量化表将免疫参数引入癌症分类。近日,Lancet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研究人员对肿瘤中浸润的全部T细胞计数和细胞毒性T细胞对I-III期结肠癌的预后意义进行评估。本研究是在13个国家的14个中心开展的一国际性研究,评估免疫评分是否可用于预测TNM I-III期结肠癌患者的预后。患者被随机分至训练组、内部验证组或外部验证组。对每个患者的结肠肿瘤

假出血查出真肠癌

医学的魅力就是不确定性,偶然诊断出来了这个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的不算是早期的结肠癌!这对患者来说,依然是一个值得庆幸的事情。

这个病例厉害了!火龙果也能揪出结肠癌?

感谢火龙果是假,及时筛查才是真。

JAMA:结肠镜检查腺瘤与长期结直肠癌风险研究

通过13年的随访,研究人员发现经柔性乙状结肠镜确诊的高级别腺瘤患者其结肠癌风险显著增加,但小于1cm且无显著组织学进展的非高级别腺瘤患者的结肠癌风险与常人相近

CLIN CANCER RES: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呈现多克隆性

近期的研究强调了肿瘤中亚克隆的存在。对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绝大部分上皮类肿瘤来说,淋巴结通常是转移的第一站。CLIN CANCER RES近期发表了一篇文章,评估原发肿瘤和淋巴结中的结直肠癌亚克隆关系,从而研究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遗传起源。

Brit J Cancer:全身炎症对结肠癌手术患者的预后价值!

由此可见,在结肠癌患者中,组成比率和累积评分均具有独立于TNM分期的预后价值。然而,基于正常参考范围的累积分数对于临床使用更简单且更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