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前列腺癌PSA筛查或可提高阈值

2014-03-25 佚名 dxy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应用于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争议。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Julia H. Hayes医生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减少筛查潜在伤害的其他策略包括考虑两年一次筛查、提高活检的PSA阈值,以及新诊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保守治疗。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JAMA 2014年3月份在线版。本研究旨在汇集整理有关PSA筛查VS不筛查对患者前列腺癌相关性死亡率的影响以及权衡不同筛查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查应用于前列腺癌筛查还有争议。美国Dana-Farber癌症中心的Julia H. Hayes医生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他们发现,减少筛查潜在伤害的其他策略包括考虑两年一次筛查、提高活检的PSA阈值,以及新诊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保守治疗。

论文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JAMA 2014年3月份在线版。

本研究旨在汇集整理有关PSA筛查VS不筛查对患者前列腺癌相关性死亡率的影响以及权衡不同筛查路径潜在获益和损害的随机试验和相关模型研究的证据。研究者检索了从2010年1月1日到2013年4月3日MEDLINE、EMBASE、和Cochrane数据库里有关PSA筛查的试验,完成了一项最新系统综述。研究者还检索了EMBASE和MEDLINE两个数据库,选择了两项大型随机试验来充实模型研究数据。研究利用美国心脏学会循证评分系统来对证据水平进行分类。

相关筛查推荐


结果显示,两项试验—前列腺、肺、结直肠和卵巢癌筛查试验(PLCO)和欧洲前列腺癌筛查随机研究(ERSPC)集PSA筛查证据之大成。既往试验表明,经过13年的随访,PSA筛查组癌症发生率有增加,但癌症相关性死亡率无获益。


ERSPC 试验证实筛查11年后癌症发生率增加,前列腺癌特异性死亡风险有改善。ERSPC经11年随访后发现,对于年龄介于55到69岁之间的男性,每筛查37例患者就可避免1例前列腺癌死亡(前列腺癌死亡率减少,B级水平证据)。筛查相关的损害包括假阳性结果、活检和治疗等。建模研究长时间随访结果提示,高比例的前列腺癌患者筛查率会降低前列腺癌相关死亡。(B级水平证据)

从本试验结果来看,现有的证据支持临床医师就年龄介于55岁到69岁之间的中危人群开展PSA筛查的优点和缺点进行讨论。只有有确切的筛查意向的男性才应接受PSA检查。减少筛查潜在伤害的其他策略包括考虑两年一次筛查、提高活检的PSA阈值,以及新诊前列腺癌患者接受保守治疗。

原始出处:

Julia H. Hayes, MD1; Michael J. Barry, MD2.Screening for prostate cancer with the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test: a review of current evidence.JAMA 2014;311(11):1143-1149.doi:10.1001/jama.2014.2085.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3)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JM:局部前列腺癌干预治疗的后遗症

在15岁,男性接受过手术或放射治疗后会发生类似尿路、肠道和性功能的下降。 当前列腺癌患者面临以下治疗方式的选择时—包括手术(腹腔镜,机器人手术或开刀)或放射治疗(外部照射、近距离放射或两者的组合),那么下一个问题就是什么是最好的治疗?不幸的是,比较严格的关于这些方法前瞻性研究尚未进行,可能永远不会。然而,近期的研究表明,当前的治疗方法都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为了找到对于许多患者更有利的风险因素,临

孙颖浩:警惕前列腺癌来袭

近日,中国前列腺癌联盟在上海举行了“泽被生命,创造可能”前列腺癌高发趋势及前沿治疗媒体沟通会,旨在提高公众对前列腺癌的认知,呼吁大众增加对日益攀升的前列腺癌发病率的关注。此次会议汇聚了国内多名顶级泌尿外科专家,包括中国前列腺癌联盟主席、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教授,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谢立平教授,中国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Nat Genet: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发现6q22位置与前列腺癌风险有关

   来自芬兰、瑞典和中国的一个研究团队,在2014年1月份的《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发现了与一种转录因子相关的前列腺癌风险影响机制,这种转录因子能够更强地结合到一个特殊的SNP变异上,从而启动一种遗传学程序,增强前列腺癌的增生和转移。这项研究由芬兰科学院资助,为探究SNP变异如何引起前列腺癌风险提高和其它人类疾病的相关机制,开辟了一个重要的新方向。

2013年前列腺癌领域重大进展一览

2013年前列腺癌最重要的进展发生于治疗领域:Alpharadin得到批准。Alpharadin代表了一种完全崭新的放射性药物类型,本质上是作为alpha发射源的纯化镭。alpha发射源属重粒子放射源,它会对肿瘤靶点产生强杀伤作用,同时它们的杀伤距离非常短。研究者在一项试验中招募那些前列腺癌骨转移继发疼痛的患者,给予静脉注射,结论表明,对比没有接受Alpharadin治疗的患者,接受Alphara

JNCI:SMYD3过表达促进前列腺癌发展

研究要点:1、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肿瘤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在前列腺癌进展中经常表现为过度表达;2、在很多人类正常组织中SMYD3表达不可检测或非常弱,因此SMYD3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肝细胞癌和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相关;3、SMYD3促进前列腺肿瘤形成,也起到对雄激素受体表达的表观上调作用。雄激素受体(AR)在前列腺肿瘤形成中起到关键作用,其在前列腺癌进展过程中经常表现为过度表达。然而,目前

BMJ :某些前列腺癌患者手术治疗或比放疗更有效

瑞典研究人员日前在《英国医学杂志》上发表一份最新研究报告说,对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比放射疗法更能增加患者的存活概率。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等机构研究人员在过去15年间对3万多名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了跟踪研究,结果发现,局限性前列腺癌患者如果选择手术治疗,其存活率比选择放射疗法的患者更高。局限性前列腺癌是指肿瘤未穿透前列腺包膜,没有向其他部位转移的癌症类型。 在欧洲,每年约有35万名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