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JM:腹腔镜与开放性剖腹手术治疗直肠癌无差异

2015-04-04 MedSci译 MedSci原创

背景:使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强劲证据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剖腹手术在治疗直肠癌有相似的预后和局限性。我们设计实验比较三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手术后直肠癌患者复发并转移至盆腔或会阴部位(局部转移)的情况和生存情况。方式:在这项涉及30家医院的国际性实验中,我们随机分配距肛周15cm以内的单一直肠腺癌患者(肿瘤不侵犯邻近组织,不发生远处转移)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

背景:
使用腹腔镜切除术治疗直肠癌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强劲证据表明,腹腔镜手术与开放性剖腹手术在治疗直肠癌有相似的预后和局限性。我们设计实验比较三年来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手术后直肠癌患者复发并转移至盆腔或会阴部位(局部转移)的情况和生存情况。


方式:
在这项涉及30家医院的国际性实验中,我们随机分配距肛周15cm以内的单一直肠腺癌患者(肿瘤不侵犯邻近组织,不发生远处转移)接受腹腔镜手术或开放性剖腹手术,且二者人数比例大约为2:1.我们关注的主要指标是术后3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的患者人数,我们关注的次要指标是康复患者和所有生存的患者人数。

结果:
一共1044名患者参与了实验,其中有699名患者接受腹腔镜手术,我们称之为实验组,有345名患者接受了开放性剖腹手术,我们称之为对照组。实验表明,3年内,两组患者术后局部肿瘤复发率为5.0%(差异为0,90%可信区间为-2.6到2.6);在实验组中,康复痊愈患者所占比例为74.8%,在对照组中,康复痊愈患者比例占70.8%(差异为4.0%,95%可信区间为-1.9到9.9).且在实验组和对照组中患者存活率分别为86.7%和83.6%(差异为3.1%,95%可信区间为-1.6到7.8).

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若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手术,使用腹腔镜术或者开放性剖腹手术后,二者在患者术后肿瘤复发、治愈、生存情况等方面无明显差异。

原文出处:
Bonjer HJ, Deijen CL, Abis GA, Cuesta MA, van der Pas MH, de Lange-de Klerk ES, Lacy AM, Bemelman WA, Andersson J, Angenete E, Rosenberg J, Fuerst A, Haglind E; COLOR II Study Group.A randomized trial of laparoscopic versus open surgery for rectal cancer. N Engl J Med. 2015 Apr 2;372(14):1324-32

作者:MedSci译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5-05-24 ljjj1053

    不错,学习了

    0

  2. 2015-04-05 bbmcvictory

    学习,很受用

    0

  3. 2015-04-05 afu

    已阅

    0

相关资讯

ASTRO 2014 :直肠癌、肛管癌放疗进展解读

2014年第56届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年会围绕“靶向肿瘤:科技和生物”的主题,在美国旧金山成功召开,涉及直肠癌及肛管癌的研究共有15篇口头报道及数十篇壁报,主要从增加放疗效应、疗效预测及预后、最小化治疗几个方面进行探讨,现将主要的研究进展进行如下介绍。 增加放疗效应 PARP抑制剂veliparib联合卡培他滨在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术前放化疗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Veliparib是一

Heart:隔日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对女性有益吗?

荷兰一项研究表明,作为一级预防,隔日一次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在大部分女性中无益甚或有害,但在65岁以上女性中选择性应用可能改善净获益。论文12月4日在线发表于《心脏》(Heart)。 此项研究随机给予27939例健康女性隔日100 mg阿司匹林或安慰剂治疗,并利用长期随访数据构建了竞争风险模型,从而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绝对风险降低和阿司匹林所致消化道大出血进行个体化预测。 结果显示,尽管阿

ASCO GI 2015:直肠癌治疗后完全缓解的患者或只需密切随访

一项针对145例Ⅰ~Ⅲ期直肠癌患者临床数据的回顾性调查显示,接受化放疗和系统化疗后肿瘤完全消失的患者(即完全缓解患者),无论他们是接受立即手术还是采用“观察和等待“的监测方法,其4年生存率相似。这一结果提示,化疗和放疗后选择密切随访的直肠癌患者能达到很好的结局,且避免了直肠手术的风险和并发症。 主要研究作者、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外科肿瘤学家Philip Paty教授:我们相信这项研究结果鼓励

Lancet Oncol:直肠癌患者的辅助化疗研究(meta分析)

背景:对于术前做过新辅助放化疗的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的地位仍不确定。我们对于行新辅助放化疗后再手术的直肠癌患者术后进行辅助化疗或定期复查进行了比较并对此作了meta分析。 方法:我们搜索了PubMed, Medline, Embase, Web of Science, the Cochrane Library, CENTRAL等数据库以及会议摘要,在其中收集了欧洲所有的随机、对照III期临床试验

Ann Oncol:已切除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辅助化疗不必加伊立替康

R98研究旨在探索最佳切除的Ⅱ~Ⅲ期直肠癌患者中5-氟尿嘧啶(5FU)/四氢叶酸(LV)辅助化疗联合伊立替康的效果。主要终点是无进展生存(DFS)。法国研究人员3月3日在《肿瘤学年鉴》(Ann Oncol)上发表了R98研究最终分析结果。 在1999年3月至2005年12月间,研究共纳入357例患者,将其随机分入5FU/LV组(178例)和LV5FU2 +伊立替康组(179例),

直肠类-NOTES术式病例报告1例

在腹腔镜外科发展史上,从1989年比斯(Buess)首先实行了腹腔镜辅助左半结肠与直肠切除术,到国际首例直肠癌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的成功实施,经历了20多年不断地探索创新,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已取得巨大成就,现已成为结直肠癌手术中较为成熟的术式之一。然而,目前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在很多操作细节方面还存有瑕疵,仍有很大进步的空间。 一种巧妙地结合了腹腔镜手术的操作优势和NOTES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