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Gastroenterology:感染性胰腺坏死早期与延迟微创干预的临床结果差异比较

2022-05-06 xuyihan MedSci原创

胰腺坏死是因为胰腺的血供出现问题,坏死了。这是一个病理改变,但是可以表现为重症胰腺炎。表现很重的胰腺炎。

胰腺或胰腺周围坏死使大约20%的急性胰腺炎 (AP) 病情复杂化,虽然大多数坏死仍然是无菌的,但在这些患者中,大约 30-40% 会发生(周围)胰腺坏死感染,这通常被认为是侵入性干预的指征。一些循证指南建议,感染性胰腺坏死 (IPN) 应采用逐步治疗方法,从经皮或内镜下导管引流开始,如有必要,随后进行辅助腹膜后清创术或内镜下腔内坏死组织切除术。有人认为,延迟干预可确保更有效和更有效的干预,降低并发症和死亡的风险。延迟介入的原则是从开放手术时代继承下来的,是否适用于微创时代尚不清楚。IPN 干预的最佳时机仍然存在争议,尤其是与感染的急性坏死组织 (ANC)。本研究的目的是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数据,以调查微创干预的时机对需要干预的 IPN 患者结局的影响。

研究人员搜索了 PubMed、Embase、MEDLINE 和 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以寻找合适的符合纳排标准的研究文献。主要观察结果是住院死亡率,次要观察结果是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包括新发器官衰竭、胃肠道瘘或穿孔、出血和住院时间或重症监护病房 (ICU) 住院时间。

 

本项荟萃分析共纳入7项临床研究,共 742 名 IPN 患者需要干预,其中 321 名接受早期干预,421名延迟干预。荟萃分析的结果表明,早期微创干预不会增加住院死亡率(优势比 1.65,95% 置信区间 0.97-2.81;p = 0.06),但与显着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胃肠道瘘发生率有关。

 

尽管由于现有研究的质量无法得出确切的结论,但干预时机似乎是不良结果的风险因素。

原始出处:

Lin Gao. Et al. The clinical outcome from early versus delayed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vention for infected pancreatic necros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2022.

作者:xuyih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GH: 内镜下切除非壶腹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长期预后比较好

神经内分泌肿瘤是起源于神经内分泌细胞的肿瘤。神经内分泌细胞是机体内具有神经内分泌表型,可以产生多种激素的一大类细胞。

一种被“忽视”的内镜表现———潘氏斑(peyer's patches)

作者:山东千佛山医院内镜诊疗科 张秀斌

Dig Dis Sci:对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入院的老年患者进行早期内镜检查的利弊分析

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acutenonvaricealuppergastrointestinalbleeding,ANVUGIB)系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的非静脉曲张性疾患引起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