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秘为什么“柏林病人”的艾滋病能够治愈

2014-09-29 佚名 生物谷

截至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被认为完全治愈了HIV——他就是“柏林病人” Timothy Ray Brown。但是究竟是什么疗法治愈了Brown的艾滋病却没人能够说清楚。 现在,通过在猴子身上的最新实验,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证据,研究人员认为向Brown先生捐赠骨髓的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原因都在于这位捐赠者身上发生的一种罕见变异。 2007年,Brown在德国一家医院进行白血病治疗后,他体内的

截至目前为止,只有一个人被认为完全治愈了HIV——他就是“柏林病人” Timothy Ray Brown。但是究竟是什么疗法治愈了Brown的艾滋病却没人能够说清楚。

现在,通过在猴子身上的最新实验,人们发现了更多的证据,研究人员认为向Brown先生捐赠骨髓的人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原因都在于这位捐赠者身上发生的一种罕见变异。

2007年,Brown在德国一家医院进行白血病治疗后,他体内的HIV病毒完全消失。在进行白血病治疗时,Brown首先接受放疗,用来杀死癌细胞和骨头里制造癌细胞的干细胞,随后通过骨髓移植手术,植入了一位健康人的骨髓,以产生新的血细胞。

接受治疗后,Brown先生的白血病有所好转,而且体内的HIV病毒水平也急剧下降,仪器也无法检测出,令人欣喜的一直到现在Brown都没有检测出HIV病毒,更令人吃惊的是普通HIV病人要服用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他也一直没有服用。

三种可能性

Brown身上发生的改变可能是由于骨髓捐赠者身上的一种罕见基因突变导致的,这种变异会作用于人体CD4-T免疫细胞上——也是HIV病毒的主要感染目标——变异会让CD4-T细胞对HIV病毒具有抗性。

该基因名为德尔塔32突变基因,能够让免疫细胞形成CCR5感受器,可以阻止病毒进入免疫细胞。

也有一种可能,在治疗的开始阶段,辐射已经杀死了Brown体内所有含有HIV病毒的细胞。

第三种可能是新的免疫细胞攻击了Brown体内自带的细胞,这被称为“移植物抗宿主病”( graft-versus-host disease)。这些新的免疫细胞也许杀死了Brown体内的HIV宿主细胞,且没有被放疗杀死。

那么究竟是哪一种原因?

艾莫利大学病理学家Guido Silvestri和同事对三只猴子进行了和Brown同样的疗法。三只猴子感染了猴-人免疫缺陷病毒(Simian-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简称SHIV),研究人员先对猴子进行了一定时间的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治疗,随后猴子会进行放疗,并接受自体骨髓细胞移植——研究人员在猴子感染SHIV之前提取了它们的骨髓。

研究人员发现放射杀死了猴子体内绝大多数血细胞和免疫细胞,以及99%的CD4-T细胞。研究人员认为这项发现也许能够证明Brown的康复是接受放疗的结果,随后研究人员发现一只的骨髓几周后产生了没有HIV病毒的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因为每只猴子移植的都是自体细胞,所以排除了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可能性。

但是在研究人员停止向猴子进行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治疗后,三只猴子中的两只猴子体内的病毒水平又快速反弹。

第三只猴子肾衰竭,研究人员对它实行了安乐死,死亡时体内大量组织中都含有一定水平的HIV病毒,所以,该疗法没有治愈这三只猴子。

研究支持了“放疗能减少HIV水平,但不足以抹杀全部病毒携带细胞”的观点。研究人员说,柏林病人之所以能够康复,要么是骨髓捐赠者的突变基因,要么是移植物抗宿主病,这两者之一起了关键性作用。

柏林病人的疗法至少已经用在两名患有淋巴瘤的HIV病人身上——不过这两位病人的骨髓捐赠者都没有CCR5罕见突变。经过放疗后病人体内的HIV数量有所下降,但是过了几个月后又再次上升,所以病人不得不再次接受抗逆转录酶病毒药物治疗。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AIDS 2014:聚焦国际艾滋病大会三大研究

第2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于7月在澳大利亚的墨尔本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4万名艾滋病病毒(HIV)领域的工作者与决策者、HIV携带者及其其他人士参与这次会议。 在此次会议召开之前,艾滋病医学领域遭遇了两次重大的挫折。首先是来自美国的消息称,一度被认为“功能性治愈”的一名来自密西西比州的3岁女童在停止药物两年多后体内再次检测出HIV。 另一则不幸的消息是,上周发生的马来西亚航空公司MH

Cell重大突破:抗艾滋病组合拳

尽管利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可以有效地遏制HIV,一旦停药HIV还是会再度飙升。机体的免疫系统和药物均无法看见和触及潜伏的HIV感染细胞池(储存库),使得在终止治疗后感染将再度反弹。 来自洛克菲勒大学的研究人员想出了一种新策略:利用广泛中和抗体的力量对抗HIV,并联合一些化合物来诱导病毒转录,用这种‘慑杀’(shock and kill)方法来攻击潜伏的细胞储存库。在对小鼠的测试中,57%以这种

PLoS Pathog:揭示威胁艾滋病患者生命的致死性真菌

近日,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指出了长期以来使得AIDS患者病情加重的真菌感染的环境来源,相关研究成果刊登于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s上。 这种感染性真菌名为格特隐球菌(Cryptococcus gattii),其是隐球菌属中的一种,易引发肺部和大脑感染,往往使得患者致死,其也是引发AIDS患者的其中一个主要原因。 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三种树种:卡内里松、桃金娘科常绿树和

PNAS:刘善虑博士发表艾滋病重要研究发现

来自密苏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促进病毒进入细胞的蛋白质家族也能够阻止HIV和其他病毒的释放。这一研究发表在近期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论文通讯作者是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分子微生物与免疫学副教授刘善虑(Shan-Lu Liu)博士。主要从事病毒侵入细胞机制、病毒免疫逃逸机制、病毒复制机制以及抗病毒分子的筛选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Science、PNAS等国际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40多篇

Science:从艾滋病治愈失败中获得宝贵经验

美国密西西比州的一名幼儿在经过两年的停药缓解期后,体内再度出现艾滋病毒(HIV),这导致一些认为艾滋病能够治愈的临床医生、HIV研究人员和公众希望破灭。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两位著名HIV专家在一篇新的评论文章中写道,尽管结果令人失望,但密西西比婴儿以及近期其他两个成人HIV“反弹”病例也让人们积累了一些关于HIV能够在人体形成病毒藏匿之所以对抗治疗的重要经验。 在8月28日的《科学》

Nature:新型高效艾滋病抗体

艾滋病是由HIV引起,使人体的免疫系统遭受破坏,对威胁生命的各种病原体丧失了抵抗能力,从而发生多种感染或肿瘤,最后导致死亡的一种严重传染病。联合国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共有3400万人感染了艾滋病毒或患艾滋病,绝大多数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艾滋病已成为全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迄今已造成3000多万人死亡。 诱导一种能够识别高度多样化HIV病毒株的强有力中和抗体反应,是HIV疫苗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