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饮片成黑榜常客 CFDA年内曾10次点名

2017-07-10 佚名 米内网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吉林省元力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近日,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了《关于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通告》,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吉林省元力药业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据记者统计,今年以来,截至7月9日,国家食药监总局总计10次发布了涉及384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公告。

飞检力度加大

7月6日,据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的信息,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吉林省元力药业有限公司、安徽百禾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邵阳神农中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重庆康迪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生产的9批次鹅不食草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杂质;标示为安徽亳州浙皖中药饮片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胖大海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黄曲霉毒素;标示为广西张益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生产的2批次黄芪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性状。

国家食药监总局介绍,对上述不合格中药饮片,相关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采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业暂停销售使用、召回产品,并进行整改。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生产企业所在地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上述企业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的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三个月内公开对生产销售不合格药品相关企业或单位的处理结果,并及时报告相关情况。

中药饮片质量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近两年来,国家加大了对中药及中药饮片环节的飞检力度。据记者统计,中药饮片不合格的原因还包括二氧化硫残留,不挥发物以及检查项下的酸不溶性灰分、总灰分等。

据记者梳理,在以往被国家食药监总局点名的生产中药饮片的公司中,包括云南白药等在内的一些知名企业。

中药饮片迎来黄金发展期?

不过,在国家加大对中药饮片监管力度的同时,中药饮片也被认为迎来了“黄金发展期”。

“国家加大飞检力度,这个市场逐渐规范起来。不过,优质产品供应相对少,价格也会相对提升。”一位行业人士向记者表示,优质优价会成为大趋势。此外,政策红利也将促进中药饮片发展壮大。

2016年8月份,《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中医药产业首次列入国民经济支柱性行业。2017年7月1日,《中医药法》落地实施,该法有助于助推中医药产业的发展。

此外,随着国家医改的逐步推进,中药饮片的市场有望进一步打开。据了解,2015年5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试点城市所有公立医院推进医药分开,积极探索多种有效方式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中药饮片除外),力争到2017年试点城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总体降到30%左右。

这意味着无论是取消药品加成还是降低药占比,中药饮片都不在政策影响范围内。

来自广证恒生的分析报告认为,随着零加成政策的全面铺开,医院对中药饮片的使用量将会明显增加。2016年中药饮片市场规模1956亿元,2017年中药饮片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330亿元,同比增长19%;2018年中药饮片整体市场规模为2734亿元,同比增长17%。

不过,在第三方医药服务平台麦斯康莱创始人史立臣看来,就此认为中药饮片行业迎来业绩拐点为时尚早。“目前来看,中药饮片的主要销售渠道是医院及诊所,然而大部分三甲医院西医较多,实际开出来的中药饮片处方并不是很多,此外,大部分中医院盈利较差”。中药饮片行业规模总体较小,政策环境和销售结构没有实质改变的情况下,销量难以大幅上涨。

上市公司加速布局中药饮片

分析人士认为,国家越来越重视中医药行业的发展,因此对中药饮片行业的监管力度也越来越大。近年来,中药饮片屡登质量黑榜。未来,在国家监管持续收紧的政策影响下,部分竞争力较差的小企业将被淘汰,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

据了解,除了康美药业、同仁堂等早已开展布局的中药巨头外,医药行业其他上市公司也展开了圈地。

今年6月27日,天目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以3.6亿元购买葛德州、孙伟合计持有的德昌药业100%股权,德昌药业主营业务为中药饮片的生产和销售,德昌药业投产中的生产线分别在2015年和2016年获得GMP认证。葛德州作为业绩补偿义务人,承诺德昌药业2017年、2018年和2019年经审计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分别不低于3950万元、4420万元、4860万元。

今年1月17日,A股上市公司瑞康医药拟以5.28元/股的价格认购新三板挂牌公司井泉医药发行的2082万股股票。井泉中药是一家从事中药饮片的生产及销售业务的公司,此次募集资金1.1亿元,其中3995.72万元用于支付“年产10000吨中药饮片、提取物、中药保健品项目”装修及购买配套设施款项。

去年年底,中新药业发布了《关于收购天津市中药饮片有限公司100%股权并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的关联交易公告》,中新药业表示,公司发展战略思路为“依托中药核心业务向上下游延伸,围绕主体产业向相关领域扩张,做长做实产业链”。中药饮片行业是中药产业三大支柱之一,在产业链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该交易符合公司的战略发展思路。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17-11-30 stfoxst
  2. 2017-07-11 130****4638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3. 2017-07-11 惠映实验室

    学习了,谢了

    0

相关资讯

药监局严打中药饮片染色

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开展了中药饮片违法染色问题专项抽验。 按照药品“两打两建”专项行动工作部署,总局组织对安徽、甘肃、广东和四川4个省相关单位生产、经营或使用的部分中药饮品进行了抽样。专项抽验共抽样397批,检验证实22批存在染色问题,共涉及红花、延胡索、西红花3个品种。为保护公众用药安全,现将存在染色问题的中药饮片及相关生产、经营和使用单位予以曝光。 对中药饮片进行染色危害公

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展开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印发《全国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要求开展全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专项检查。《方案》提出,检查重点内容包括:明确医疗机构中药饮片管理责任,严格执行中药饮片加价率控制在25%以内的政策规定;切实加强中药饮片采购、验收、保管等质量管理,完善工作制度并严格落实;加强中药饮片调剂管理,建立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制度和操作规范,严格处方审核和调剂复核;

食药监总局: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

据国家食药监总局网站消息,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徐州彭祖中药饮片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生产的12批次中药饮片不合格。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标示为徐州彭祖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安徽惠隆中药饮片有限公司、青岛天成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威海仁济中药饮片厂、河南聚仁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岳阳天香中药饮片有限公司、广东恒祥中药饮片有限公司、新兴县永祥中药饮片厂有限公司、广西贵港市神农药业有限公司、广

中药饮片市场超2700亿元 谁会是下一个巨头?

中药饮片市场规模已经从2011年853.7亿增长至2016年的1956亿元,4年复合增速19%,增速领跑医药工业各子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