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 INTERN MED:循环氧化三甲胺水平不能预测冠心病或非冠心病患者的生存率

2022-08-03 MedSci原创 MedSci原创

循环氧化三甲胺不能预测冠心病患者或社区成人的长期全因、心血管或非心血管死亡。这项大型研究并不支持氧化三甲胺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对患者风险分层的作用。

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健康问题,也是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肠道菌群在人类新陈代谢、免疫力等方面扮演重要角色,与心血管疾病之间也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肠道菌群在维持宿主健康方面发挥着多重关键作用,包括帮助宿主获得营养和能量、肠上皮内稳态、药物代谢和毒性、免疫系统反应以及抵御病原体。其中,氧化三甲胺作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一种胺氧化物,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和全身炎症。然而,循环中氧化三甲胺对心血管疾病危险分层的预后价值尚未明确。

近日,内科学领域权威杂志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上发表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评估了西挪威冠状动脉造影队列(WECAC;4132例疑似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和Hordaland健康研究(HUSK;6393名社区居民)。研究人员采用Cox回归分析评估了风险相关性。

WECAC研究患者平均随访9.8年,HUSK研究患者平均随访10.5年。调整WECAC研究中已知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肾功能指标后,血浆氧化三甲胺log转化值每增加1个标准差,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的HRs (95%CIs)分别为1.04(0.97-1.12)、1.06(0.95-1.18)和1.03(0.93-1.13)。在冠脉造影明确的冠状动脉疾病患者和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中得到了相似的结果。在HUSK研究中,全因死亡、心血管死亡和非心血管死亡对应的HR分别为1.03(0.96-1.10)、1.01(0.89-1.13)和1.03(0.95-1.12)。

由此可见,循环氧化三甲胺不能预测冠心病患者或社区成人的长期全因、心血管或非心血管死亡。这项大型研究并不支持氧化三甲胺在一级或二级预防中对患者风险分层的作用。

原始出处:

Espen Ø Bjørnestad,et al.Circulating trimethylamine N-oxide levels do not predict 10-year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or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Journal of Internal Medicine.2022.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joim.1355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AHA:BNP与冠心病患者长期心血管死亡率的关系

BNP浓度仍是心血管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由于血浆浓度的随机变化,平均1次以上的BNP测量可改善患者长期风险预测。

看电视太久更易得冠心病?

冠心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就是久坐,过往的研究就发现长期坐着,不进行体育锻炼的人患冠心病的风险要更高。

既常见又棘手!冠心病合并肾脏病该怎么办?

肾功能不全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同时心血管疾病的进展会影响肾功能不全患者的预后,可快速缓解心绞痛症状,长期应用全面保护血管,显著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

冠脉正常但就是胸痛?这类心绞痛该如何诊断与治疗

对于微血管病变引起的心绞痛治疗, 除常规西药治疗外, 中医药干预愈来愈受到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