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五年北京卫计委办了哪些大事?一把手这样说

2018-02-09 佚名 健康北京

过去五年,卫生计生工作都取得了哪些进展?2018年,又将如何完善?

医药分开综合改革、大医院搬迁、改善医疗服务、提升妇幼保健能力应对生育高峰、完善传染病、慢病防控体系….

这些卫生计生工作,都在影响着我们的就医体验。

过去五年,这些工作都取得了哪些进展?2018年,又将如何完善?

今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工作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此次会议总结了近五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任务,并部署了2018年北京市卫生计生重点工作。

会上,北京市卫生计生委主任雷海潮的工作报告这样说:

医联体、医药分开综合改革逐步推进,分级诊疗初见成效

2012年,5家三级医院开展医药分开改革试点,开辟了全国公立医院医药分开改革先河。

2013年,北京市开始以医联体建设为切入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建成58个综合医联体和8个专科医联体,583家医疗机构参加。

2014年,改革又先后扩展至延庆、密云两区。

2017年4月,全面推开医药分开综合改革,3700余所医疗机构参加。实现了699种药品在社区零差率销售。

改革以来,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成效显现,三级、二级医院门急诊量分别减少12%和2%,一级医院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增加17%。

另外,医药费用总体平稳,增幅不足3%,为2000年以来费用增幅的最低期,去年共节约医药费用67亿元。医疗机构补偿机制也得到改善,医保患者负担平稳,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中医、妇幼等部分短板专业得到发展支撑,居民就医体验得到提升。

大医院向城市中心外围疏解,并与津冀两地医院展开合作

这五年,首都医疗卫生资源疏解有序推进。天坛医院新院试运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开工建设,同仁医院亦庄院区、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北大医院大兴院区、北大人民医院通州院区、市口腔医院丰台新址、市中医医院垡头院区等项目取得进展。

同时,北京市与津冀两地建立了协同发展合作机制,与河北省、张家口、承德、唐山、廊坊、保定等签署了协同发展协议,21家三级医院与津冀55家医院建立了62个合作项目,实现了三地132家医疗机构的27项临床检验结果和102家医疗机构的17项影像检查资料互认,方便了患者,节省了费用。

推预约挂号、建专家团队,增强百姓就医“获得感”

2015年以来,北京市连续三年实施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大力推行预约挂号、分时段就诊、双休日门诊、即时结算等创新服务,整治“号贩子”和“网络医托”2000余人次。雷海潮表示,目前,预约诊疗时间已经精确到1小时左右,预计一年后,将预约时间精准到半小时。

同时,建立70个知名专家团队,累计预约挂号2150万个,进一步缓解老百姓挂不上专家号的现象。

五年来,全市累计完成新生儿耳聋基因筛查108万人次,妇女两癌筛查135万人次,建立了17家老年综合评估中心,12家公立医疗机构转型为康复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69%。

“单独两孩”、“全面两孩”稳妥推进,多举措应对生育高峰

为稳步推进“单独两孩”和“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北京市实行两孩以内生育登记及再生育行政确认,取消计划生育作为户口前置条件,将128天法定生育假全部纳入生育津贴发放范围。

为积极应对“全面两孩”政策调整后出现的生育高峰,设立孕妇建档服务中心,协调解决孕妇建档问题,多措并举调增产床1400多张,增加助产人员800余名;建立市、区、医疗机构三级孕产妇危重症上报评审制度,完善市、区危重新生儿救治转会诊网络,有效提升了妇幼健康服务能力。

2016年全市活产分娩28万人,创30多年来的新高。2017年全市活产分娩26.4万人,比2013年增长22%,全市孕产妇建档分娩平稳有序,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幼儿死亡率稳中有降。

传染病、慢病防控机制进一步完善,急救网络覆盖面扩大

输入性传染病防控救治体系,实现了病例信息全过程监控。全市传染病病例从诊断到报告的中位数时间缩短至4小时,有效应对了人感染H7N9禽流感、埃博拉出血热等国内外新发传染病疫情。艾滋病病人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也显著缩短。

在全国率先将脊灰灭活疫苗纳入免疫规划,建立一、二类疫苗市级统一招采管理模式,率先将接种一类疫苗引起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病例引入商业保险补偿机制。

2012年开始实施“阳光长城计划”,开展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口腔疾病、精神卫生防治专项行动。建成9个国家级和4个市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初步健全了慢性病综合防治机制。

首都无偿献血工作持续发展,年均供血量近140吨,公民无偿献血率保持国内领先地位。健全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扩大急救服务网络覆盖面,新增35家急救站,全市急救站总数达到324家。

卫生计生专业人才队伍壮大,技术力量提升

2013年以来,全市建立4家国家医学中心、2个转化医学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6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落户北京,39家医疗机构获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总数达到230个,居全国第一。

五年来首都卫生系统新增两院院士20人,北京市卫生系统“215工程”培养了620名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学科骨干,13人入选北京学者。累计培养了9079名合格住院医师,1167名全科医师,组织1.9万社区在岗卫技人员和4000多名乡村医生进行岗位培训。全市医疗卫生机构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9项,北京市科技奖励121项,首都十大疾病科技攻关形成了20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实现了市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通,实现了30家三级医院电子病历调阅共享。

建立了45个全国名老中医工作室,127个北京名老中医工作室(站),64个基层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立了以16名国医大师、60名首都国医名师、40名中青年名中医为核心的国家、市、区、医院四级师承制度,创建了83个基层中医服务示范单位和35个“北京中医药文化旅游示范基地”,完成了基层100个中医药专病适宜技术推广,培养了2万余名中医家庭保健员。

2018年,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还将进一步推进上述几个方面的工作:

持续推进分级诊疗建设,全面提升医疗服务水平,优化生育服务

在推进分级诊疗建设方面:

一是将三级公立医院全部纳入医联体建设,鼓励非公医疗机构自愿加入医联体,增加专科医联体。健全医联体内部决策治理机制,推动以区属医院为先导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每个区至少建成一个紧密型医联体并争取实施医保总额预付机制。

二是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绩效工资上浮20%政策,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持续调动基层医务人员积极性。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改善便民服务。

三是推动区属二级医院发展转型,强化康复护理和专科特色。15所医疗机构完成康复转型后,将会新增1500张床位,将会为患者提供肢体、语言、生活自理技能方便康复服务的功能和规模将会有新的提升。

四是制定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方案。从外部监管、内部治理相结合的角度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

五是启动京津冀高值医用耗材集中采购,降低采购价格。实施药品采购“两票制”,开展全市处方点评,推广处方前置审核,开展控制药占比和卫生材料占比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药品、耗材使用。

六是加快推进第二批医疗服务价格规范调整工作,研究建立医疗服务价格科学定价机制与动态调整机制。

在提升医疗服务水平方面:

一是制定并实施2018-2020年改善医疗服务行动三年计划,以信息化惠民服务为手段,进一步精准三级医院门诊预约时间,持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创新急诊急救服务,完善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等急性病多学科诊疗,缩短患者进入医疗机构到接受治疗的等待时间。

二是依托市、区两级社区管理中心推进基层卫生服务机构老年健康管理。拓展老年友善医院覆盖面,推进安宁疗护试点,深化医养结合,加强老年连续医疗服务,提升居家医疗服务能力。推进第三批3家公立医疗机构向康复转型,累计完成15所机构的转型工作,促进三级综合医院落实设置康复医学科的要求,着力提升康复医疗能力。

三是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出台改革完善全科医生培养与使用激励机制的意见,完善适合行业特点的全科医生培养制度,建立全科医生使用激励机制。加大儿科、精神、助产等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四是以电子病历和居民健康档案为主要内容,建设市区两级互联互通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和区域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完善安全体系建设,加强健康大数据汇聚、融通、挖掘和应用,推出健康北京APP。

在优化生育服务方面:

推进妇幼保健机构规范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推进公共场所母婴设施建设,推进“生育全周期”精准化服务,优化婚前保健和孕前保健,加强生育全程医疗保健服务,加强妊娠高危风险评估及管理,畅通转会诊和抢救绿色通道。

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增加免费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促进患儿早诊早治,开展孕产期心理保健服务和0-6岁儿童筛查。完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帮扶措施,健全帮扶救助体系。

继续推进大医院向外疏解,深化京津冀合作

今年,天坛医院新院区要全面运行,同时扎实推进北京口腔医院整体迁建开工和友谊医院顺义院区、同仁医院亦庄院区二期、朝阳医院东院区和北大医院大兴院区等项目建设。全力服务城市副中心建设,加快推进安贞医院通州院区开工和首儿所分院选址等项目,大力推进通州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帮扶工作,缩小与中心城区的差距。推进北京儿童医院规划选址及儿科诊疗体系建设,适应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环境。

加强京津冀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政策协同,深化拓展医疗合作项目,密切疾病控制、卫生应急、血液保障、卫生监督、食品标准、计划生育、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深化京张合作,加强冬奥会、冬残奥会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建设,提升延庆赛区与冬奥及雪上运动项目相关的医学专业专科建设。支持雄安新区医疗卫生工作,推动我市医疗卫生机构与雄安对口医疗机构开展帮扶合作。

提高卫生计生治理能力,传承振兴中医药事业

在卫生计生治理方面,强化标准引领,建立标准化专业技术委员会,制定医疗机构地方标准发展规划,健全地方卫生标准体系。健全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游泳池水等电子监管制度,扩大电子监管应用范围,改善监管效果。完善监督信息平台和随机摇号系统,加大“双随机一公开”督查考核力度。加大重点场所控烟监督执法和曝光力度,不断完善控烟体系建设。

建立执法部门、挂号平台、医疗机构三方共享的“号贩子”黑名单制度,全面落实联合打击惩治“号贩子”工作措施。开展三级医院“驻院式”监督,规范医疗机构执业和服务行为,促进医疗质量和安全。

在振兴中医药方面,落实《中医药法》,全面实施中医诊所“备案制”和确有专长人员“考核制”。实施“名中医身边工程”,组织名中医每周到全市33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出诊,推动优质中医药服务资源下沉基层。实施中医药薪火传承“新3+3”工程,推进燕京学派传承发展。建立京城名老中医智库平台,建立中医药人才培养范式。

打造10个中医药继续教育资源中心示范基地,建设30个中药文化进校园示范基地和10个社区学院中医药文化素养提升示范基地。以运河文化带、长城文化带和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为重点,弘扬传承中医药文化。实施中医药服务贸易升级行动计划,推进中医药国际化和全国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区建设。推进中医药大数据中心建设,提升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水平。

北京作为全国医疗卫生资源最聚集、服务水平最高、服务对象最广的地区,既有责任也有能力,立足现有优势,坚持首善标准,自觉运用全球化眼光,主动对照全国和全球先进水平,优异卓越地做好各项工作,发挥好首都医疗卫生资源对服务国家发展的牵引作用、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支持作用。

——雷海潮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8-02-09 杨利洪

    学习了提高了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