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Oncology:肉肉多点也不全是坏处!75万人随访9年证实,未绝经女性乳腺癌风险随BMI升高而下降

2018-06-23 奇点糕 奇点网

胖一点儿还有什么好处呢?在今天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一项75万人的大型队列分析显示:对绝经前的女性,体重指数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就相对越低,尤其是在18-24岁,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就下降23%!

胖一点儿还有什么好处呢?在今天的《美国医学会杂志-肿瘤学》(JAMA Oncology)上,一项75万人的大型队列分析显示:对绝经前的女性,体重指数越高,患乳腺癌的风险就相对越低,尤其是在18-24岁,体重指数(BMI)每增加5,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就下降23%!

要说导致“红颜薄命”的最大威胁,乳腺癌绝对当仁不让——单单一个乳腺癌,就占到了每年女性新发癌症的三成,谁敢不小心提防呢?而且比起西方国家,中国乳腺癌患者的高发年龄段在45-55岁,相对年轻了10岁,防癌意识的树立就显得更加迫切了。

不过,乳腺癌毕竟还没像宫颈癌那样能实现一针疫苗有效预防,想防住这个女性健康的大威胁,还是得从预防危险因素做起,而肥胖,就是一个被各路研究无数次抽打的重要危险因素……一胖毁所有,毁的可不只是马甲线和曲线美,还会增加好多种癌症的发病风险。

然而有一个反常的数据,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绝经前的女性如果体重指数增加,反倒会使乳腺癌的发病风险有所下降,与绝经后截然相反。这就有意思了,同样是胖,胖的时机不一样还有这么大的区别?

不过这个结论是在相对小样本中得出的,说服力强不强还真要打个问号。怎么办?再来一车数据!

在伦敦癌症研究所的组织下,几十位学者共同组成了“绝经期前女性乳腺癌研究组”,汇总了来自全球19项队列研究的75万名女性资料。这些研究中,参与者们都以调查问卷或体检的方式报告了过往不同年龄的体重,所以便于研究团队分析体重对乳腺癌发病的影响。

也许因为对体重更加敏感,女性回忆起体重的准确率都相当高……

参与研究的女性平均年龄为40岁,平均随访时间则达到9.3年。研究团队发现,18-24岁的体重与乳腺癌发病关系最为密切,BMI每上升5kg/㎡,患乳腺癌的风险就下降23%,也就是说越胖越不容易患癌!

如果BMI达到35,那么患癌风险只有体重偏低女性的24%!当然,那种超级肉肉肉状态,不少姑娘肯定接受不了,但稍微长长肉的效果也很不错,即使体重指数只从18.5-22.9增加到23-24.9的正常高值,乳腺癌的发病风险也能下降20%!

不过从整体来看,体重指数上升带来的防癌效果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减弱,到45-54岁的年龄段,BMI每上升5kg/㎡只能使乳腺癌发病风险下降13%了。在具体的癌症分型方面,预防效果最好的是雌激素或孕激素受体阳性的乳腺癌,而最致命的三阴性乳腺癌并没受到明显影响。

预防总比治疗好,就算是乳腺癌这种5年生存率超过90%的癌症也一样

研究团队在论文中认为,虽然本次研究提供的证据是目前最为有力的,但由于肥胖可能导致很多的不良后果,“并不支持增肥预防乳腺癌”,不过对这背后可能参与的激素分泌、分子机制、信号通路等原因进行深究,可能在防癌上有着很大的价值。

研究的第一作者Minouk Schoemaker和参与支持研究的乳腺癌防治专家Delyth Morgan都表示:“我们还是鼓励女性维持正常体重,从而在总体上降低癌症的发病风险,但对于绝经前后体重与乳腺癌发病风险截然相反的联系,要进一步深入探索,从而找到预防乳腺癌的方法。”

原始出处:The Premenopausal Breast Cancer Collaborative Group. Association of body mass index and age with subsequent breast cancer risk in premenopausal women[J]. JAMA Oncology, 2018.

作者:奇点糕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