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天坛医院:抗血小板治疗对预防颅内动脉瘤支架术后缺血事件的影响

2021-09-29 Freeman MedSci原创

血小板功能监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治疗,减少了支架置入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

血管内栓塞加上非分流支架(激光切割支架、编织支架等)或分流支架,被认为是治疗宽颈或复杂的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IAs)的有效治疗方式。支架有利于动脉瘤的盘绕。一些研究报告称,与单纯的线圈栓塞相比,对于宽颈UIAs,导流管和支架辅助的盘绕可能会导致更少的动脉瘤再堵塞。

然而,血栓栓塞事件是神经介入手术后发病的最常见原因。标准的双抗血小板治疗(DAPT),包括100毫克阿司匹林和75毫克氯吡格雷,在治疗接受脑动脉瘤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时,对于减少血栓栓塞事件非常重要。

然而,相当一部分治疗时血小板反应性高的患者血小板抑制不足,表现出血栓栓塞事件的风险增加。

血小板功能监测有可能对个别患者的血小板反应性进行测量,从而能够调整抗血小板治疗并可能改善临床结果。一些回顾性研究表明,血小板功能监测指导下调整HPR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血栓栓塞并发症的风险。

目前,关于脑血管病的血小板功能监测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还很少。

一项随机对照试验表明,与标准的抗血小板治疗相比,血小板功能监测指导下改变抗血小板治疗可以减少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频率,而不增加出血量,适用于接受未破裂动脉瘤卷曲治疗的HPR患者。

然而,在该研究中,有三分之一没有放置支架的患者在神经介入手术后没有接受DAPT。考虑到之前研究的局限性,天坛医院的研究人员进行了应用血小板功能监测预防颅内动脉瘤支架置入术后缺血事件的研究,探讨血小板功能监测在接受支架置入术的UIA患者中的价值。这项研究使用了替卡格雷(一种比氯吡格雷更有效的血小板抑制剂),这对预防血栓事件可能更有效;此外,该研究只招募了接受支架置入的UIA患者。


藉此天坛医院的Wenqiang Li等人,研究了通过血小板功能监测来调整抗血小板治疗,与接受标准DAPT而无血小板功能监测的患者相比,是否会改善UIA患者的临床结果。

主要临床结局和安全结果:分别是支架植入后7天内缺血事件和30天内出血事件的综合频率差异(composite frequency)。

他们进行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平行组、评估者盲法的试验。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接受支架置入术后,按1:1的比例分配接受药物调整(根据血小板功能监测,治疗中血小板反应性高的患者[监测组])或常规治疗(无监测和药物调整[常规组])。

第二次监测是在随机化后14天对药物调整的患者进行的。主要结果是支架植入后7天内发生缺血性中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支架血栓、紧急血管重建和脑血管死亡的综合频率。安全结果是支架植入后1个月内出现大出血、小出血或少量出血的综合频率。

总共有314名患者被纳入(每组157名)。主要的综合结果发生在常规组的19名患者(12.1%)和监测组的8名患者(5.1%)(危险比,0.39[95% CI,0.17-0.92];P=0.03)。

与常规组相比,监测组发生缺血性卒中的频率较低(4.5%对12.1%;危险比,0.34[95%CI,0.14-0.83];P=0.01),这推动了整个主要综合结果的产生。

安全性结果发生在监测组(7.0%)和常规组(1.9%;危险比,3.87[95% CI,1.06-14.14];P=0.03)。两组之间发生轻微或极少出血事件的频率有显著差异(监测组与常规组,6.4%对1.3%;P=0.02),但两组之间发生大出血事件的频率没有差异。

血小板功能监测指导下的抗血小板治疗,减少了支架置入后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明显增强了轻微或极少的出血事件,但没有大出血事件。


原文出处:
Li W, Zhu W, Wang A, et al. Effect of Adjusted Antiplatelet Therapy on Preventing Ischemic Events After Stenting for Intracranial Aneurysms. Stroke.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 2021. doi:10.1161/STROKEAHA.120.032989

作者:Freema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Neurology-急性卒中,多次取栓有利于临床预后

急性卒中,多次取栓有利于临床预后

Ann Neurol-大血管脑中风,灌注成像可有助于筛查是否需要取血栓

大血管脑中风,灌注成像可有助于筛查是否需要取血栓

JAMA Neurology-天坛医院新发现:中度缺血性卒中,替卡格雷尔和阿司匹林联用,和单用阿司匹林效果无差异

天坛医院新发现:中度缺血性卒中,替卡格雷尔和阿司匹林联用,和单用阿司匹林效果无差异

JAMA Neurology-荟萃分析:大血管中风,及时取栓,时间就是生命

荟萃分析:大血管中风,及时取栓,时间就是生命

Stroke:新型取栓系统,其安全和有效性如何?

对大血管闭塞-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前线机械血栓切除治疗,其血管造影、临床和安全结果与之前的随机临床试验中严格的部位和操作者选择标准相当。

Stroke : 怀孕期间脑中风,如何管理?

MT是孕期和产后AIS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拓展阅读

脑梗死、脑出血、脑卒中、脑中风是一回事儿吗?

脑死.脑出血.脑卒中.脑中风,鉴别,解析。

STROKE:中国学者:坐姿太极拳来啦,能为中风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功能恢复!

研究结果支持量身定制的坐姿太极拳项目对改善亚急性中风幸存者的康复效果

stroke:家族患蛛网膜下腔出血,新评分可辅助预测个人SAH风险

对于有≥2个受影响的一级亲属的人,NASH评分改善了目前的预测

Stroke:血管内治疗,美国黑人和白人是否有区别?

血管内治疗(EVT)对选定的大血管闭塞(LVO)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来说是一种非常有影响的治疗方法。

Stroke:多模态神经影像和行为数据,可预测脑中风语言康复治疗

中风后静止状态下的大脑功能连接是预测治疗反应性的一个特别重要的因素

Stroke:伴房颤的虚弱患者,抗凝治疗预后更好

在体弱的房颤患者中,OAC治疗与积极的净临床结果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