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AD:酒渣鼻患者的偏头痛风险研究

2016-11-12 MedSci MedSci原创

酒渣鼻的特点是血管反应性增加;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头痛,伴恶心、对光线和声音的敏感增加为特征。 我们评估酒渣鼻患者新发偏头痛的患病风险。 研究纳入在全国性登记册中有联系的所有18岁或以上的丹麦人。通过Cox回归估计调整后的风险比(HR)。 在总的人群中(n = 4361688),有49475例酒渣鼻患者。在基线对照组和渣鼻患者中,偏头痛的患病率分别为7.3%

酒渣鼻的特点是血管反应性增加;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以反复发作头痛,伴恶心、对光线和声音的敏感增加为特征。

我们评估酒渣鼻患者新发偏头痛的患病风险。

研究纳入在全国性登记册中有联系的所有18岁或以上的丹麦人。通过Cox回归估计调整后的风险比(HR)。

在总的人群中(n = 4361688),有49475例酒渣鼻患者。在基线对照组和渣鼻患者中,偏头痛的患病率分别为7.3%和12.1%。

酒渣鼻患者充分校正后的HR为1.31 (95% CI 1.23-1.39)。肿块型酒糟鼻(n = 594)患者的偏头痛风险没有增加(调整后的HR 0.45; 95% CI 0.11-1.80)。眼红斑痤疮(眼酒渣鼻)患者(n = 6977)的偏头疼风险增加了69%(调整后的HR 1.69; 95% CI 1.43-1.99)。

值得注意的是,年龄在50岁或以上患者,与年轻人比较,风险更高,并且只在女性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我们发现酒渣鼻和偏头痛风险之间的显著关系,尤其是女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了酒渣鼻和中枢神经系统之间的联系。

原始出处:


Alexander Egeberg,et al.Prevalence and risk of migraine in patients with rosacea: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JAAD.Articles in Press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
#插入话题
  1. 2016-11-14 laoli

    有意思的研究!

    0

相关资讯

JAMA Neurol:酒渣鼻会增加帕金森风险

近期发表在JAMA Neurology的研究称,酒渣鼻可以通过共同的致病机制导致帕金森病!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慢性皮肤病,以脸上发红、丘疹为特征,有时候会涉及到研究;此外,该疾病还会引起皮肤的增厚。中老年人,尤其是围绝经期女性,更容易患上该疾病。皮肤白皙的人也更容易得该病。不过该疾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有研究称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性与该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关。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Alexander Eg

Ann Neurol:你有酒渣鼻么?患阿尔茨海默症风险增加!

丹麦研究人员指出,相比未患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民众而言,患有酒渣鼻的老年患者患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更高。 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的研究,因为有证据表明酒渣鼻患者特定蛋白质(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和抗微生物肽 )水平更高,并与各种脑损耗疾病如阿尔茨海默症和其他形式的痴呆有关。研究人员在1997-2012年期间对600万名18岁以上的丹麦民众进行了调查,其中有近83500名酒渣鼻患者。 研究人员对他们随访到2012

J Am Acad Dermatol:酒渣鼻与心血管风险有关系吗?

目的:最近的研究表明,酒渣鼻患者有更高的心血管(CV)危险因素患病率。然而,酒渣鼻是否为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仍是未知。印象研究者进行了一项研究,评估酒渣鼻和心肌梗死、卒中、心血管死亡、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联系。方法:研究纳入了1997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的4948例酒渣鼻患者和匹配的23823例对照组。使用泊松回归计算发病率比。结果:调整后的发病率比分别为:心肌梗死

2016中西医结合治疗酒渣鼻专家共识发布

2014-2015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美容学组专家就中西医结合治疗酒渣鼻开展讨论,最终形成专家共识,供临床参考使用。全文获取:下载地址:指南下载 (需要扣积分2分, 梅斯医学APP免积分下载)

盘点:你了解酒渣鼻吗?

酒渣鼻,又称玫瑰痤疮,是一种主要发生于面部中央的红斑和毛细血管扩张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见于30-50岁中年人,女性多见。好发于颜面中部,以鼻尖、鼻翼为主,其次为颊部、颏部、前额,常对称分布。皮损表现为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和有炎症的毛囊丘疹及脓疱等。病程发展缓慢,可分为3期:红斑期、丘疹期、肥大期。其治疗主要有:抗生素系统治疗(或小剂量口服异维A酸)、凝胶软膏等局部治疗、以及物理(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