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会 2014:中国原创研究: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血管重建可降低猝死风险

2014-10-24 长城心脏病学会议 医学论坛网

为心梗后心衰的患者猝死风险增加,指南推荐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应当进行猝死的一级预防,即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前一直没有中国人的资料,很多中国医生还认为,现在很多患者都接受了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对于这些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不会很高吧? 阜外心血管医院樊晓寒和华伟等进行的研究则揭示了我国患者的情况。我国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在不安装ICD的情况下,3年后

为心梗后心衰的患者猝死风险增加,指南推荐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应当进行猝死的一级预防,即安装埋藏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以前一直没有中国人的资料,很多中国医生还认为,现在很多患者都接受了指南推荐的药物治疗,对于这些患者,猝死的发生率不会很高吧?

阜外心血管医院樊晓寒和华伟等进行的研究则揭示了我国患者的情况。我国心梗后左室射血分数≤35%的患者,在不安装ICD的情况下,3年后心源性猝死发生率为5%,全因死亡率为7.4%,而在规范应用药物加血运重建可降低死亡风险。(Heart.2014年6月3日在线版)

研究发现,血运重建与猝死的发生率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猝死的发生率增加了近4倍,对于射血分数在26%~35%之间的患者,进行了血运重建的患者有2.1%猝死,而未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为7.5%;射血分数小于25%的患者,进行了血运重建的患者有4.4%猝死,未进行血运重建的患者则高达15.2%。

鉴于这项研究,作者认为,有严重心衰、病变血管解剖位置特殊或者合并其他疾病未能接受血运重建的患者,应考虑植入ICD。

“有学者认为,左室射血分数高于30%植入ICD获益不明显,而我们的研究也显示,射血分数≤25%可以更好地预测心源性猝死。因此,对于当前将左室射血分数≤35%作为ICD一级预防的切点还有待商榷。”研究者说。

“SCD-HeFT研究发现,相似的患者在45.5个月随访时有11.2%发生心源性猝死,MADIT-II研究20年随访的猝死的发生率为10%。中国人群则要低一些,这可能与种族差异、规范化药物的应用以及介入或搭桥等手段的应用有关。”研究者指出。

该研究共观察了1018位心梗后40天左室射血分数≤35%,NYHA分级Ⅱ或Ⅲ的患者。平均随访了近3年。

作者:长城心脏病学会议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长城会 2014:探讨成人中心性肥胖腰围诊断切点(中国原创研究)

  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使用腰围作为评价中心性肥胖的简易指标。由于在相同体型下,黄种人内脏脂肪含量低于欧美人群,因此WHO建议亚太地区人群中心性肥胖的腰围临界切点值低于欧美人群。 2000年底,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汇总了我国1990年以后13项较大规模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结果表明以腰围85/80cm(男/女)为切点,预测与肥胖有关的危险因素效果最好,可作为“腹

长城会 2014:中国原创研究: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接近30%

高血压是心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后者已成为国人死亡的首位原因。近些年,高血压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尽管高血压患病率节节攀升,但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却不容乐观。然而,随着国家对高血压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视和投入的不断增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广泛开展高血压规范化管理,高血压流行和控制情况是否已有改善成为亟待回答的问题。 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王海燕教授牵头的全国慢性

长城会 2014:中国原创研究:中国心肌梗死注册研究——不同级别医院诊疗质量有差别

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CAMI)研究截至到今年6月底,已入选患者超过2.3万例。阜外心血管病医院杨跃进教授报告了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全国108家医院的数据,在发病7天内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16023例,平均年龄为61.8岁。 结果显示,73.5%为STEMI患者。42.6%的STE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10.3%行溶栓治疗。8.8%非STEMI行急诊PCI治疗

长城会 2014:中国原创研究:我国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效价比分析

北京安贞医院赵冬教授等的研究发现,对于我国院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如果联合应用所有院内心肌梗死最佳治疗策略,仅仅能将中国冠心病总病死率降低9.6%。 这些措施包括应用4种最有效的口服药物(包括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氯吡格雷,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应用肝素,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三级医院接受急诊介入治疗,而在二级医院应用链激酶溶栓;三

长城会 2014:改善生活方式降低心血管病死亡达41%(大庆研究23年随访结果)

中国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至今已历时20余年。是世界最先开展的大型随机分组以社区为基础的糖尿病一级预防临床试验。旨在改变糖尿病防治总体观念---从“重治”转变到“重防”,探讨简单的生活方式干预是否能在高危人群预防糖尿病及其大小血管并发症和死亡。 研究第一阶段始于1986年,在大庆地区对110660名成人确诊577例葡萄糖耐量低减(IGT)者。随机分为饮食、运动、饮食加运动三个干预组和一个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