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

2015-08-26 佚名 医学论坛网

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只有早期、强化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控制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率。但有关糖尿病诊断时临床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信息几乎没有。近日,《营养学、代谢和心血管疾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超声检查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IMT≥1.5mm)。

临床试验证据显示,只有早期、强化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控制才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率。但有关糖尿病诊断时临床前期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信息几乎没有。

近日,《营养学、代谢和心血管疾病》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评估了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情况。

横断面病例对照研究,通过超声检查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和无心血管疾病史对照组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和斑块(IMT≥1.5mm)。共纳入106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位年龄62岁,46%为女性,19%为吸烟者,54%有高血压,41%存在血脂异常;年龄、性别和心血管危险因素匹配的99名非糖尿病个体。

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足有更高的颈动脉IMT(中位数0.725vs0.801mm,P=0.01),球部IMT(0.976vs1.028mm,P=0.12),颈内动脉IMT(0.727vs0.802mm,P=0.04)。斑块整体的流行率是60%vs72%,P=0.06;颈内动脉斑块16%vs.35%,P<0.01;隐匿斑块≥3块的16%vs.35%,P<0.01,均是2型糖尿病患者较高。斑块评分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较高(P<0.01)。与非糖尿病组相匹配者相比,糖尿病女性较男性显示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更进一步的进展。

本研究显示,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有较高的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特别是在女性早期是可逆的,临床前期动脉粥样硬化可以解释预防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早期干预有效的部分原因。

       
       

作者:佚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