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TAVR的围手术期体外循环或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

2018-07-13 xiangting MedSci原创

4%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使用了CPB/VA-ECMO,最常见的是由于围手术期并发症。

关于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期间,使用静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或体外循环(CPB)为围手术期提供血流动力学支持的数据有限。这项研究旨在评估接受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并同时使用CPB/VA-ECMO的患者。

研究人员系统回顾了2000年至2018年发表的关于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期间需要围手术期CPB/VA-ECMO成年患者的文献。纳入有短期和长期死亡率的研究。考虑到已发表研究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方法学和统计学差异,故未对CPB/VA-ECMO与死亡率的相关性进行meta分析。

在查到的537项研究中,包括5191名患者的9项研究符合纳入标准。患者中位年龄为75至87岁,男性患者占33%至75%。Edwards SAPIENTM经导管心脏瓣膜最为常用。共有203名患者(3.9%)接受CPB/VA-ECMO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支持。CPB/VA-ECMO的常见适应症包括左心室或主动脉环形破裂、快速血流动力学恶化、主动脉瓣返流、心脏骤停和冠脉左主干阻塞。使用CPB/VA-ECMO主要是一种紧急措施,使用时间为1至2小时。短期死亡率(院内和30天)为29.8%,1年死亡率为52.4%。10%至50%的患者出现了主要并发症,如出血、血管损伤、心包填塞、卒中和肾功能衰竭。

4%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早期使用了CPB/VA-ECMO,最常见的是由于围手术期并发症。关于术前计划性使用VA-ECMO的数据有限,而且这一人群的特征仍不明确。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心肌梗死为何发生心源性休克?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异常所引起的泵功能下降的一种疾病状态(又称之为“泵衰竭“和”动力衰竭“),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快、脉搏细弱、全身软弱无力、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紫绀、尿少或尿闭、神志模糊不清、烦躁或昏迷。其最常见的原因的是急性心肌梗死所引起的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

Eur Heart J Acute Cardiovasc Care: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否会增加STEMI患者心源性休克的发生风险?

β受体阻滞剂是心血管领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药物之一,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阻断心脏、血管以及支气管等器官细胞膜上的β受体,从而阻断交感神经兴奋所产生的儿茶酚胺类物质,起到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弱心肌收缩力,最终达到显著降低心肌耗氧量的目的。

JAHA:急性心肌梗塞并发心源性休克住院患者出院后30天再住院患病率、原因及预测因素!

由此可见,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出院后30天内近5分之一的患者再次入院,主要原因包括心力衰竭和新发AMI等心脏原因。再入院风险与某些基线患者/医院特征有关。

去甲肾上腺素 or 多巴胺,心源性休克该怎么选?

休克的病因不同,不同阶段的病理生理过程也十分复杂,治疗关键是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治疗的主要目标是改善组织器官的血流灌流,恢复细胞的功能与代谢。

Circ-Heart Fail:急性心肌梗死和心源性休克患者30天再入院的原因及预测因素!

由此可见,AMI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住院病死率和30天入院率明显升高。患者再入院的主要原因为非心脏病因。高危因素的识别可以指导干预,以改善该群体的结局。

Intens Care Med:肾上腺素与心源性休克患者短期生存的关系!

由此可见,在这个大型队列中,肾上腺素用于CS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管理会导致死亡风险增加三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