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HA: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期间的脑保护

2018-05-05 xiangting MedSci原创

使用EPD与死亡率降低和新的缺血性脑损伤无关。

理论上使用血栓保护装置(EPD)可以减少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期间脑栓塞病变的发生。单项研究得出的证据并不确定。这项meta分析的目的是评估当前EPD的安全性和疗效。

在各大医学数据库检索2017年12月以前的评估接受TAVR伴或不伴EPD患者的研究。终点指标是30天死亡率、30天卒中,新病变的总数,每个病变的缺血体积和病变的总体积。纳入了8项研究,包括1285名患者。所有研究均报道了EPD投放成功率,94.5%患者成功放置了EPD。使用EPD与30天死亡率显著差异无相关性(比值比0.43 [0.18-1.05],P = 0.3),但与30天卒中发生率较低相关(比值比0.55 [0.31 -0.98],P= 0.04)。新病灶的数量没有差异(标准化平均差-0.19 [-0.71至0.34],P = 0.49)。使用EPD与每个病灶的缺血体积明显较小(标准化平均差异为-0.52 [-0.85至-0.20],P = 0.002),病变总体积较小(标准化平均差异为-0.23 [-0.42 -0.03],P = 0.02)相关。

使用EPD与死亡率降低和新的缺血性脑损伤无关。尽管这一结果是由一项非随机研究推动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中使用EPD与较低的30天卒中发生率相关。使用EPD与局部缺血性病灶的体积较小和缺血性病灶的总体积较小相关。

原始出处: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angting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使用全新一代气囊可膨胀心脏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移植后的1年结果

使用最新一代气囊可膨胀心脏瓣膜,经导管主动脉瓣移植后的1年结果

EUR HEART J:5年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导管主动脉瓣移植(TAVI)自我扩张型人工瓣膜可用于治疗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

在现实生活中,有症状且主动脉瓣高度狭窄的患者进行瓣膜置换术手术风险很高,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移植(TAVI)自我扩张型人工瓣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HEART: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后肾素-血管紧张素抑制剂的作用巨大!

左心室肥厚的持续存在与主动脉瓣狭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TAVI)后的临床结果差相关。然而,TAVI之后的最佳疗法目前仍然未知。近期,一项发表在杂志HEART上的研究调查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阻断治疗对接受TAVI后患者的LV肥大和死亡率的影响。此项研究招募了自2013年10月至2016年4月期间,1215例参加了优化的CathEter vAvular Iterter(OCEAN)-TA

Eur Heart J:不同国家每年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的候选人数

每年欧盟和北美地区约有18万名患者可被视为潜在的TAVI候选人。如果TAVI的适应症扩大到低危患者,这个数字可能会升至27万。

PLos One:全麻下经股动脉和经心尖入路的经导管主动脉瓣植入术并发症

这项研究显示这些患者的结局与现有文献报道的结果相当。与TF相比,TA患者的身体状况总体较差,围手术期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