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cet:中山大学张力教授证实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可延长晚期鼻咽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

2016-08-24 MedSci MedSci原创

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患者预后较差,且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疾病的一线化疗方法。本研究对比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患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此多中心、随机、开放标签、3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中国22家医院的鼻咽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关键纳入标准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为0或1,器官功能良好,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1.1版来测量病变的大小。按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

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患者预后较差,且目前并没有针对该疾病的一线化疗方法。本研究对比了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与氟尿嘧啶联合顺铂治疗复发性或转移性鼻咽癌患的疗效和安全性。这项研究由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的张力教授联合全国22家中心共同完成!

在此多中心、随机、开放性、3期临床试验中,纳入中国22家医院的鼻咽癌复发或转移的患者。关键纳入标准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评分为0或1,器官功能良好,根据实体瘤反应评价标准1.1版来测量病变的大小。按1:1的比例将患者随机分配分别接受吉西他滨(第1天和第8天,1 g/m2静脉注射)和顺铂(第1天,80 mg/m2静脉滴注),或氟尿嘧啶(4 g/m2持续静脉滴注96 h以上)和顺铂(第1天,80 mg/m2静脉滴注)每3周一次,最多6个周期。主要终点是在意向治疗人群中无进展生存期。对接受至少一个周期研究药物的患者进行安全性分析。

2012年2月20日至2015年10月30日之间共纳入362名患者随机分组(181名接受吉西他滨+顺铂组,181 名接受氟尿嘧啶+顺铂组)。无进展生存期中位随访时间为19.4个月(IQR 12.1–35.6))。吉西他滨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7个月(4.4-10.9),在氟尿嘧啶治疗组为5.6个月(3.0–7.0)(风险比[HR] 0.55 [ 95% CI为 0.44–0.68 ];P< 0.0001)。安全性分析了180名吉西他滨治疗组患者和173名氟尿嘧啶治疗组患者。吉西他滨和氟尿嘧啶组间明显不同的治疗相关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为白细胞减少(52 [ 29% ] vs 15 [ 9% ];P< 0.0001),中性粒细胞减少(41 [ 23% ] vs 23 [ 13% ];P = 0.0251),血小板减少症(24[ 13% ] vs3[ 2% ];P = 0.0007),和粘膜炎症(0 vs 25 [ 14% ];P < 0.0001)。吉西他滨组发生7例(4%)严重的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中,氟尿嘧啶组10例(6%)。由于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吉西他滨治疗组6名(3%)患者和氟尿嘧啶组14名(8%)患者停止治疗。两组没有出现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

对于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的患者来说,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该研究结果支持吉西他滨联合顺铂作为治疗这一人群的标准一线治疗方案。


张力教授简介:



张力,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教授、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博士生导师。1986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本科)。1991年中山医科大学临床肿瘤学硕士毕业,现任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内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SFDA)药物评审咨询专家,澳门镜湖医院放射治疗中心顾问医生。

从事肿瘤化疗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及抗癌药物的临床研究,擅长肺癌、大肠癌和鼻咽癌的化学治疗。在国内最早开展和应用放疗前的诱导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和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滴注48小时(双周疗法)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研究、非铂类方案及分子靶向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同时对晚期癌症病人的对症支持治疗。负责执笔撰写中国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指导原则》、《双磷酸盐治疗肺癌骨转移的专家共识》及《肿瘤相关贫血治疗专家共识》等多个临床共识,参与撰写《NCCN结肠/直肠癌临床指导原则》、《NCCN头颈癌临床指导原则》、《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导致皮疹治疗的专家共识》。

原始出处:

Li Zhang, et al., Gemcitabine plus cisplatin versus fluorouracil plus cisplatin in recurrent or metastatic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a multicentre, randomised, open-label, phase 3 trial. The Lancet, DOI: http://dx.doi.org/10.1016/S0140-6736(16)31388-5.

作者:MedSci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28)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JCO:吉西他滨+TH-302可延长转移性胰腺癌生存

美国亚利桑那(Arizona)癌症中心的Mitesh J. Borad等人12月15日在线发表在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JCO)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吉西他滨联合TH-302可延长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癌的无进展生存(PFS)。 TH-302是一种试验性前体药物,它在低氧环境中可以释放一种DNA烷化剂—

Ann Oncol:Ganitumab联合吉西他滨一线治疗转移性胰腺癌(GAMMA研究)

近日,美国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巴西Clinicas医院及日本国立癌症中心医院等处的研究人员进行的最新GAMMA研究发现,ganitumab联合吉西他滨毒副作用安全可耐受,但较吉西他滨单药疗法并没有显著提高转移性胰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最新研究结果在线发表于1月21日的Ann Oncol杂志上。

Lancet:西地尼布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不能改善晚期胆道癌患者

    顺铂和吉西他滨是治疗晚期胆道癌的标准一线化疗方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表达与不良后果相关。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顺铂中加入西地尼布(VEGF受体1,2和3的口服抑制剂)和吉西他滨对无进展生存期的效果。    在这项多中心,安慰剂对照,随机的2期研究中,研究人员招募年龄在18岁或以上有病理证实或细胞学证实患有晚期胆道癌的患者,患者来自于英国肝胆肿瘤

Nature:为何化疗对某些胰腺癌失效了?

近日,刊登于国际著名杂志Natur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州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揭示了为何某些化疗药物,比如吉西他滨不能够有效治疗某些胰腺癌患者,该研究或为开发新型疗法通过增强吉西他滨的功效来阻断肿瘤生长提供希望。 文章中研究者通过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抑制一种名为上皮细胞间质转型(EMT)的细胞可塑性过程同吉西他滨的结合或许就

Lancet:胰腺癌术后辅助化疗,S-1不劣于吉西他滨

虽然吉西他滨辅助化疗是治疗切除胰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法,对于晚期疾病S-1已经显示出非劣效于吉西他滨的特性。该研究的目的是调查对于整体存活率方面,S-1对于吉西他滨作为辅助化疗胰腺癌的非劣效性。原始出处:Katsuhiko Uesaka,Narikazu Boku,Akira Fukutomi,et al.Adjuvant chemotherapy of S-1 versus gemcitabin

Lancet Oncol:胰腺癌:何来乐观?

LANCET ONCOL:胰腺癌:何来乐观? 胰腺癌是一种尚未解决的重大医疗问题,在2012年全世界范围内相关的癌症诊断就有330000例,并且死亡330000例。尽管是一种罕见的癌症,但是胰腺癌死亡率却居高不下,五年的存活率低于5%。由于大多数案例在疾病晚期被诊断出来,因此这些统计数据主要来自疾病的晚期报告。但最近的一系列研究发现了可能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