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C:1型和2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不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2021-03-02 Nebula MedSci原创

心肌梗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心肌梗死可以分为几种类型:

1型是指与缺血相关的自发性心肌梗死,由一次原发性的冠脉事件(如斑块侵蚀和破裂、裂隙或夹层)引起;

2型是指继发于缺血的急性心肌梗死,由氧耗增加或氧供减少引起,如冠脉痉挛、冠脉栓塞、贫血、心律失常等;

3型指突发未预料到的心脏性死亡,包括心脏骤停;

4a型指伴发于PCI的心肌梗死;

4b型指伴发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心肌梗死;

5型指伴发于冠脉搭桥的心肌梗死。

与1型心肌梗死相比,2型心肌梗死患者可能具有不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本研究旨在比较美国1型心肌梗死患者和2型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使用全国再入院数据库,对3个月内的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分类。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以及住院和出院后的结果。

共纳入216657例1型MI患者和37765例2型MI患者,此外,还有1525例同时患有1型和2型MI的患者。

不同类型MI的发病率趋势

2型MI患者的年龄往往较大(71岁 vs 69岁;P<0.001),更可能是女性(47.3% vs 40%;P<0.001),心力衰竭(27.9% vs 10.9%;P<0.001)、肾脏疾病(35.7% vs 25.7%;P<0.001)和心房颤动(31% vs 21%;P<0.001)的患病率也更高。在2型MI患者中,冠状动脉造影(10.9% vs 57.3%;P<0.001)、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1.7% vs 38.5%;P<0.001)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0.4% vs 7.8%;P<0.001)的发生率较低。

孤立性1型和2型MI患者再入院的最常见原因

2型MI患者的住院死亡率(调整后的优势比:0.57;95%CI:0.54-0.60])和30天MI再住院率(0.46;0.35-0.59])均较1型MI患者的低。此外,1型和2型MI患者的30天内全因或心力衰竭再入院风险没有差别。

总结图

综上所述,与1型MI患者相比,2型MI患者具有独特的血管表型,并以一种异质性的方式进行治疗

原始出处:

McCarthy Cian P,Kolte Dhaval,Kennedy Kevin F et al. Patient Characteristics and Clinical Outcomes of Type 1 Versus Type 2 Myocardial Infarction. J Am Coll Cardiol, 2021, 77: 848-857.

作者:Nebula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4)
#插入话题
  1. 2021-09-20 hbwxf
  2. 2021-03-03 鼠叔叔啦啦

    糖尿病对比

    0

相关资讯

Eur Heart J:心肌梗死患者LDL-C降低和他汀类药物治疗强度与主要不良结局

MI后早期LDL-C降低程度较大和高强度他汀类药物治疗,与降低所有CV结局和全因死亡率的风险有关。这些结果支持了临床试验数据,提示在MI后早期降低LDL-C具有最大益处。

郑杨:关注冠脉造影正常的急性心肌梗死——MINOCA的诊断与管理

临床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患者由于胸痛怀疑心梗就诊,被送至导管室后确诊冠脉正常或有轻度冠脉病变,但不足以支持诊断为冠脉阻塞性病变。通常认为,这部分患者未来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相较明确阻塞性病变患者较低

Dig Dis Sci: 炎症性肠病不会影响死亡率,但会增加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住院时间

炎性肠病(IB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慢性组织损伤的胃肠道(GI)炎性病症,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

Circulation:长期补充n-3脂肪酸是否可改善新发心肌梗死的老年患者的临床预后?

大量摄入深海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有关

Eur Heart J:全基因组分析确定了心肌梗死新的易感基因座

虽然大多数心肌梗塞(MI)患者都有潜在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但并非所有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都会出现MI。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试图验证这一假设

Circulation:心肌梗死后一年内复发心血管事件的男女差异!

在美国,复发冠心病(CHD)事件的发生率已经下降。但很少有研究评估这种下降是否存在男女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