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oke:不明原因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卵圆孔未闭封堵和药物治疗比较!

2018-01-16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不明原因卒中/TIA合并PFO患者中接受PFO封闭治疗,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复发发生频率较低。房颤发生更频繁,但大多是短暂的。TIA、全因死亡或心肌梗塞没有显著差异。

以前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比较了原因不明的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卵圆孔未闭(PFO)封堵与药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最近,卒中领域权威杂志Stroke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提供了来自于随机试验的新证据。

研究人员对PubMed进行了检索,时间截止至2017年9月24日,研究人员纳入了比较原因不明的卒中/TIA患者采用PFO封堵与药物治疗疗效的试验或研究,采用的检索词包括:脑卒中、脑血管意外、TIA和卵圆孔未闭、反复栓塞,以及试验或研究。

在851篇确定的文献中,有5篇符合条件。在3627例平均随访3.7年的患者中,缺血性卒中复发率存在显著差异(分别为0.53和1.1/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0.43,95%可信区间(CI)为0.90;相对风险降低了50.5%;绝对风险降低了2.11%;预防1次事件需要治疗的数量在3.7年为46.5次)。TIAs(分别为0.78和0.98/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0.80,95%CI为0.53-1.19)、全因死亡率(分别为0.18和0.23/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0.73; 95%CI为0.34-1.56)无显著差异。PFO闭合组新发房颤发生率更高(分别为1.3和0.25/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5.15,95%CI为2.18-12.15)、45天内72%的病例痊愈 (分别为0.12和0.09/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1.22; 95%CI为0.25-5.91)和任何严重不良事件(分别为7.3和7.3/100患者每年,比值比为1.07,95%CI为0.92-1.25)相似。

由此可见,不明原因卒中/TIA合并PFO患者中接受PFO封闭治疗,与接受药物治疗的患者相比,缺血性卒中复发发生频率较低。房颤发生更频繁,但大多是短暂的。TIA、全因死亡或心肌梗塞没有显著差异。

原始出处:


George Ntaios, et al.Closure of Patent Foramen Ovale Versus Medic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ryptogenic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Updated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troke. 2018.https://doi.org/10.1161/STROKEAHA.117.020030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5)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Eur J Neurol:罪与非罪——心脏右向左分流与卒中

既往研究表明隐源性卒中与卵圆孔未闭(PFO)相关,对此有多种假说,如深静脉血栓的反常栓塞及“房颤样”左心房功能异常等。 然而,最近一些研究表明PFO封堵术后缺血性卒中风险并未显著降低,PFO在卒中发病中“罪”或“非罪”需进一步探讨。另外,目前尚缺乏亚洲人群隐源性卒中与心脏右向左分流(RLS,其中大部分为PFO)的相关性研究。 为此,北京协和医院徐蔚海教授等人进行了来自中国人群的

WCC 2014:隐源性卒中患者经皮介入封堵卵圆孔不优于更佳药物治疗

澳大利亚一项研究表明,在伴有卵圆孔未闭的隐源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中,经皮介入封堵卵圆孔未闭未能在预防复发性卒中方面带来更多益处,并且与严重血管并发症和心房颤动等不良事件相关。 隐源性卒中患者比一般人群合并卵圆孔未闭的发病率要高,我们常推荐对这类人群进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但这种治疗方法能否减少卒中复发风险尚未知。近期有3项随机试验回顾显示,经皮介入封堵治疗优于最佳药物治疗。研究者们因此进行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抽烟与年轻人发生隐源性脑卒中相关

目的:隐源性脑卒中是最常见年轻患者缺血性卒中类型。研究者旨在评估传统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隐性卒中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组为在卒中单元进行治疗的首发隐源性卒中的18到54岁患者,对照组为同一地区的一般人群。对照组人群按照年龄和性别与患者配对。研究者进一步评估显著危险因素和隐源性卒中患者的非结构性(狭窄<50%)动脉斑块和血栓的关系。结果:在这项研究中共有隐源性卒中患者155名(66.4%男性,平

Neurology:隐源性卒中后发生房颤的预测指标有哪些?

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估在隐源性卒中(CS)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并接受插入心电监护仪(ICM)治疗的患者中房颤(AF)的预测因子。在CRYSTAL AF研究中,研究人员探讨了CS/TIA并随机分配接受ICM的患者的情况。研究人员评估是否年龄,性别,种族,体重指数,类型和指数缺血性事件,CHADS2评分,PR间期,以及糖尿病,高血压,充血性心脏衰竭,或卵圆孔未闭和房性早搏的存在是否能在最初的12和

Neurology:隐源性卒中,应警惕非狭窄性颈动脉斑块

目的:要确定主要发生在单侧而非对侧较大的(≥3毫米厚)而非狭窄(<50%)颈动脉粥样斑块导致隐源性卒中。方法:这是一个横断面观察研究。采用脑卒中登记记录,研究者识别原因不明的前循环脑栓塞(ESUS)。利用CT血管成像,研究者测量每位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大小(厚度,mm)和颈动脉狭窄(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术试验法)。研究者将斑块大小按照预定义的阈值进行分类,计算每个阈值内同侧vs对侧卒中发生的频率。

N Engl J Med:合并PFO的隐源性卒中:PFO封堵术+抗血小板治疗vs抗血小板治疗

2017年9月,发表在《N Engl J Med》的一项调查了合并卵圆孔未闭(PFO)的隐源性卒中患者中,PFO封堵术联合抗血小板治疗与抗血小板单独治疗相比对卒中再发和新发脑梗风险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