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ur Heart J-Card Img:夜间收缩压与亚临床脑血管疾病

2019-01-13 xing.T MedSci原创

由此可见,升高的夜间SBP与亚临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ABPM确定的夜间SBP可识别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性脑损伤个体。

虽然动态血压(BP)比诊室血压更能预测血管结局,但其与亚临床血管疾病的关系尚不清楚。近日,心血管领域权威杂志Eur Heart J-Card Img上发表了一篇研究文章,研究人员调查了诊室和动态血压值与亚临床脑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这些患者基于老年人群,且之前无卒中

在心脏异常和脑损伤(CABL)研究中,828名参与者接受了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2D超声心动图和脑磁共振成像检查。研究人员评估了受试者白天、夜间和24小时血压、夜间勺状模式、晨峰(MS)和24小时变异性。亚临床脑血管疾病被定义为无症状性脑梗塞(SBI)和白质高信号量(WMHV)。研究人员分析了BP指标与SBI和log-WMHV上四分位数(log-WMHV4)之间的关联。

111名患者(13.4%)检测到了SBI。平均log-WMHV为-0.99±0.94。在多变量分析中,只有夜间收缩压(SBP)与SBI显著相关[比值比(OR)为1.15/10mmHg,P=0.042],而与心血管危险因素和相关的超声心动图参数无关。虽然白天、夜间、24小时血压和非勺状模式均与log-WMHV4显著相关(所有P<0.05),但夜间SBP显示具有最强关联(OR为1.21/10mmHg,P=0.003)并且在与其他BP参数进行评估时是唯一的独立预测因子。在调整后的分析中,诊室血压测量、MS和血压变异与亚临床脑血管疾病无关。

由此可见,升高的夜间SBP与亚临床脑血管疾病密切相关。ABPM确定的夜间SBP可识别风险较高的高血压性脑损伤个体。

原始出处:

Koki Nakanishi,et al. Night-tim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and subclinical cerebrovascular disease: the Cardiovascular Abnormalities and Brain Lesions (CABL) study. Eur Heart J-Card Img. 2019. https://doi.org/10.1093/ehjci/jey221

本文系梅斯医学(MedSci)原创编译整理,转载需授权!

作者:xing.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7)
#插入话题
  1. 2019-01-15 1dd8a7c5m95(暂无匿称)

    好文,值得点赞!认真学习,应用于实践!谢谢分享给广大同好!

    0

  2. 2019-01-15 zhaojie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