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的预防和康复锻炼

2024-03-01 疼痛康复研究 疼痛康复研究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骼关节炎为标志,而髋、肩以外的四肢关节受累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骼,以骶骼关节炎为标志,而髋、肩以外的四肢关节受累少见。

强直性脊柱炎有明显家族聚集现象,并与HLA-B27密切相关,但HLA-B27阳性并不一定会得AS,炎症累及滑膜关节和软骨关节以及肌腱、韧带附着于骨的部位(肌腱端),常引起纤维性和骨性强直。

创伤、内分泌、代谢障碍和变态反应等亦被疑为发病因素。

图片

强直性脊柱炎的诱发因素

环境因素:患者对气候变化敏感,寒冷潮湿的气候环境、冷水的刺激,都可以诱发强直性脊柱炎。

生活及其职业压力:长期需要端坐的职业,造成脊柱不活动,比如司机。

脊柱及关节受力增加导致肌腱附着点压力增加,进而促进或加重炎症反应,也是诱因之一。

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

病人早期病变处关节有炎性疼痛,伴有关节周围肌肉痉挛,有僵硬感,晨起明显。也可表现为夜间疼,经活动或服止痛剂缓解。随着病情发展,关节疼痛减轻,而各脊柱段及关节活动受限和畸形,晚期整个脊柱和下肢变成僵硬的弓形,向前屈曲。

AS的关节外病变,大多出现在脊柱炎后,以髋、膝、髁、肩关节肿胀为主的单关节炎或少关节炎。

AS可侵犯全身多个系统,并伴发多种疾病。

  • 心血管的病变,如主动脉瓣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肺部的病变,如间质性肺炎、胸廓硬变等。

  • 胃肠道病变,如食欲缺乏、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

  • 眼部的病变,如结膜炎、虹膜炎、葡萄膜炎等。

  • 耳部病变,如中耳炎等。

图片

强直性脊柱炎的危害

强直性脊柱炎在临床上表现的轻重程度差异较大,有的患者病情反复持续进展,有的长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可以正常工作和生活。但是,发病年龄较小,髋关节受累较早,反复发作虹膜睫状体炎和继发性淀粉样变性。诊断延迟,治疗不及时和不合理,以及不坚持长期功能锻炼者预后较差。

强直性脊柱炎的总致残率为15%~20%。患者中60%以上有髋关节受累,致使髋关节功能障碍和畸形,由于髋关节受损而残疾的患者约占其中的30%。

只有60%左右的患者可维持工作和生活能力,但终身伴有各种不同程度的不适、痛苦和不便。此病不仅危及个人身心健康,而且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尤其给家庭经济生活带来很大冲击。

预防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生

1.应避免强力负重,使病变加重。避免长时间维持一个姿势不动。若要长时间坐着时,至少每小时要起来活动十分钟。勿用腰背束缚器(会减少活动),使脊椎炎恶化。

2.睡硬板床,要平整,被褥轻暖干燥,常常洗晒,床铺不能安放在通风口,以防睡中着凉。睡觉时最好是平躺保持背部直立。

3.清晨起床背脊僵硬时,可以热水浴来改善。热敷对于缓解局部疼痛亦有部分疗效。不要抽烟,以免造成肺部伤害。

4.慎防外伤,开车时一定系上安全带,尽量不要骑机动车。

5.在寒冷、潮湿季节中,更应防范症状复发。

6.空调的温度宜在25~28°。并适当增加衣物,保护关节。

7.胃肠道及泌尿道的感染常诱发脊椎炎,故应该注意饮食卫生,多喝开水,多吃青菜水果,避免憋尿及便秘。

8.注意其他家族成员有无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如下背酸痛,晨间僵硬等。若有,应尽早就医。

强直性脊柱炎的康复运动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因反复关节及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发作,导致不同程度关节及韧带融合、强直和功能障碍,除了日常的诊治和药物治疗外,还必须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康复及体操锻炼,不仅可以改善已发生的肢体及脊柱功能障碍,也可以预防以后疾病引起的关节僵硬及强直。

强直性脊柱炎运动锻炼的基本目的在于促进关节的柔软度,预防关节粘连,促进肌力及肌耐力,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抵抗力,促进身心健康。平素锻炼可将如下方法每次重复进行至少5次。

地板练习

练习1

用力高抬腿原地踏步1分钟;双拳向上、向前和向双侧各用力击20秒。

练习2

腰背着地,双膝屈曲,双足平放在地。

臀部离开地板,尽可能高地向上抬,坚持5秒,然后慢慢地放下。

图片

朝天花板方向上举双臂,双手指交叉。

图片

保持下颏前屈贴于颈部,然后将头部和双肩从地板上抬起使双手能放在双膝上,注意放松。

保持头部前屈贴于颈部,把头部和双肩从地板上抬起,使双手能置于右膝外侧,全身放松再一次重复上述动作,使双手放在左膝外侧,然后放松。

图片

双膝跪地,双手下趴,保持双肘伸直,将头部前屈置于双臂之间,然后尽可能地拱起腰背;继之,抬起头部,并尽可能地下凹腰背。

图片

保持头上抬,尽可能高地同时向前伸起右上肢和向后直抬起左下肢。

图片

椅子锻炼

端正坐在稳定的餐椅上,双足着地,分别钩住椅子的双前腿。

将双手下垂于身体两侧。左手抓紧椅背,身体尽可能地向右侧屈,不要前屈,使右手尽可能达向地板。重复操作,使左手尽可能达到地板。

图片

双手交互抓住前臂至于肩平,并将上身尽可能地转向右侧。然后重复操作尽可能转向对侧。

图片

双手分别抓住座位的双侧部,保持你的双肩不动,尽可能地将头转向右侧;重复操作,尽可能地将头转向另一侧。

图片

伸展锻炼

面向带有舒适坐垫的餐椅站立。将右足跟放置于座位上,保持膝关节挺直,让双手尽可能地伸向右足,坚持数秒,然后放松。重复做几次,力争每一次都能往前进一步多伸一点。然后放松,换另一侧腿重复上述操作过程。

图片

面向椅子侧边站立,右手抓住椅背,右膝屈曲,将右小腿胫前部置于坐垫上,然后将左足尽可能地向前放置。继之,将双手置于背后,尽量地使左膝关节屈曲,保持头部向上和腰背挺直。旋转身体达到面向椅子的另一侧。接着用另一侧腿重复上述操作过程。

图片

姿势锻炼

后背靠墙壁站立,双肩和臀部对着墙壁,双足跟尽量靠近墙壁。然后颈部前屈,脑后向墙壁推靠,并保持双肩下垂。

保持双足跟不上抬,尽可能高地向上伸展身体。保持这个姿势,同时双肘关节直而不屈曲,然后向前向上来回地举起右上肢,使向上时上臂能紧靠右耳和拇指能靠向墙壁。最后,放下右上肢,举起左上肢来重复上述操作。

图片

注意

需要注意,进展初期可无明显疼痛,不痛并不说明病变未发展,比疼痛更重要的是脊柱和关节活动进一步受限。不能因为疼痛不重而降低活动的积极性。

运动后晨僵减轻、疼痛不加重或短时间休息能缓解者,说明运动方法正确、运动量适当,可继续坚持,或适当增加活动量,以防废用性肌萎缩和骨质疏松。如疼痛和不适加重,应先想到关节纤维骨性强亦要通过运动才能松解开,不痛是不可能的,如疼痛不很重且能耐受时,在适当休息后再坚持运动。

运动后新增加的疼痛持续2小时以上,可能因方法、运动范围和运动量不适当,需要调整或适当休息,局部关节肿胀重者亦需休息。疲劳也是机体防护机制之一,锻炼后疲劳是必然的,也有助于睡眠,以运动次日不感觉疲劳为宜,否则须加以调整。

急性进展期病重是畸形发展的关键时期,不能因为药物未控制病情,尚未出现畸形,或顾虑运动加重疼痛、加重病情而不敢运动,须加强药物控制、湿热敷、理疗,在疼痛有所减轻的条件下,进行适当的运动。

作者:疼痛康复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Turk J Phys Med Rehabil: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多裂肌和腓肠肌厚度与体位稳定性的关系

本研究旨在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多裂肌和腓肠肌厚度的潜在变化,并证明肌肉厚度与姿势稳定性的关系。

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这些事,你一定要知道

强直性脊柱炎的患者如果能够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并在生活中多加注意,是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预后效果,不影响生活的。

除了腰背疼痛,强直患者的足跟痛也不容忽视!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病因、症状都较为复杂的疾病,除了常见的骶髂关节、脊柱关节疼痛,看似没什么关联的足跟痛,也是强直性脊柱炎的表现之一,而且不少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还以足跟痛为首发症状。

髋关节经常疼痛?强直患者一定要警惕!

在外周关节病变中 ,髋关节病变是强直性脊柱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髋关节一旦受累,很有可能急速发展并导致残疾,需要特别警惕。

Int J Spine Surg:强直性脊柱炎或弥漫性特发性骨骼肥大患者椎体骨折固定后住院死亡率预测

本研究是利用全国住院患者样本医疗成本和利用项目(HCUP- NIS)数据库进行机器学习(ML)分析,以预测强直性脊柱炎(AS)或弥漫性特发性骨骼肥厚症(DISH)患者的术后死亡率。

BMC Surg: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两节段椎弓根复位截骨术后腹中矢状面表面变化的新数学模型

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预计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腹部正中矢状面(ac-AMSP)面积的变化,该患者计划进行两段椎弓根减截骨术(P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