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 Bulletin:PD-L1表达指导信迪利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或联合铂双药化疗在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比较

2024-02-01 daikun MedSci原创

该研究旨在比较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两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相似。

过去十年,大量研究表明PD-1/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具有显著疗效,多个全球批准和推荐将其作为一线治疗的药物选择。这为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了选择上的挑战。目前尚无直接比较两种PD-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虽然有回顾性研究比较了PD-1/PD-L1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效果,但证据尚不足。帕博利珠单抗是全球首个获得批准的PD-1抑制剂,在中国也被批准用于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信迪利单抗是中国自主研发的PD-1抑制剂,已在中国获得批准。根据NCCN、CSCO等指南免疫治疗应根据PD-L1表达水平进行选择。对于PD-L1高表达患者,可选择单药免疫治疗;对于PD-L1低表达患者,则推荐联合化疗。该研究旨在比较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依据。

方法:该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设计,旨在比较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根据PD-L1表达水平,将患者分为单药治疗组和联合化疗组。信迪利单抗单药治疗组(A组)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组(B组)针对PD-L1高表达患者,而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组(C组)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组(D组)针对PD-L1低表达患者。主要终点为客观反应率,次要终点包括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1.人群和基线特征

该研究共纳入71例未经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其中35例接受信迪利单抗治疗,36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中位年龄为59-65岁,大多数为男性(84.5%)和当前或既往吸烟者(80.3%)。大多数患者患有腺癌(67.6%),处于临床IVB期(60.6%),部分患者入组时已有脑转移(18.3%)。接受信迪利单抗单药治疗的Arm A和Arm B患者的PD-L1表达中位数分别为80%和90%。而接受信迪利单抗联合化疗的Arm C和Arm D患者的PD-L1表达中位数分别为1%和2%。

2.疗效分析

单药治疗组的客观反应率(ORR)分别为46.2%和42.9%,联合化疗组的ORR分别为54.5%和45.5%。单药治疗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7.6个月和11.0个月,而联合化疗的中位PFS分别为7.4个月和7.1个月。单药治疗的中位总生存期(OS)分别为14.9个月和22.6个月,联合化疗的中位OS分别为14.9个月和17.3个月。

3.安全性分析

在单药治疗中,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发生率分别为92.3%和92.9%,而3级及以上TRAE发生率分别为42.9%和46.2%。单药治疗最常见的TRAE为贫血、疲劳、瘙痒和蛋白尿,其中,信迪利单抗单药治疗的皮疹发生率较高(53.8%)。联合化疗组TRAE发生率较高,其中最常见的TRAE为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和白细胞减少,大多与化疗相关。仅1例死亡事件,与信迪利单抗治疗相关,为肺炎合并感染。安全性数据与单药和联合化疗的既往临床试验结果一致。单药治疗的耐受性较好,3级及以上TRAE导致治疗中断的发生率较低。

结论:信迪利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在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两者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相似。

原始出处

Maggie Liu S-Y, et al. 2023. PD-L1 expression guidance on sintilimab versus pembrolizumab with or without platinum-doublet chemotherapy in untreated patients with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TONG1901): A phase 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cience Bulletin.

作者:daikun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相关资讯

绘真约大咖 | 李昌喜教授:NSCLC患者不同分期的分子检测有差异,指南是如何推荐的?

对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多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以分子特征为治疗依据给这类患者带来了新的曙光,可明显提高患者治疗的客观缓解率和延长无进展生存时间(PFS)。

奥西替尼联合或不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中枢神经系统疗效

该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与单独使用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特别是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PFS。

读书报告 |回顾性分析淋巴结清扫范围对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

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清扫 LN(DLN)数量对免疫治疗疗效的影响来说明 LN 清扫的免疫学意义,并提出一种新型的 "免疫疗法驱动 "LN 清扫策略。

JCO: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 EGFR 或 ALK 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III 期随机研究

该研究首次证实抗PD-L1抗体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和化疗在EGFR或ALK靶向治疗失败的NSCLC患者显示出临床获益。

JAMA:陆舜教授团队发现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含铂双药化疗用于可手术II-III期非小细胞肺癌,EFS风险下了60%(Neotorch研究)

淋巴结已发生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肺癌患者,经治疗后,不仅肿瘤明显缩小,还获得了手术切除机会,更在三年多后,体内再无发现癌细胞。这不是神话!这是发生在上海市胸科医院肺癌临床研究中的真实故事。日前,由上海市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