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的急性前壁心梗,我是真的不想放支架

2024-05-24 DrKing道金医学 DrKing道金医学

患者男性,40岁。主诉:持续胸痛2小时。

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40岁。

主诉:持续胸痛2小时。

现病史:患者于2023-11-12 16:50出现胸痛、胸闷,伴有出汗、恶心,症状持续发作,不能缓解。

既往史:2型糖尿病5年,口服格列美脲,阿卡波糖治疗,血糖控制尚可。

18:50 到达医院大门

18:51 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首次医疗接触

18:55 行首份心电图,心电图提示V₁~V₅导联 ST 段抬高

18:58 网络上传心电图

19:00 经心内科医生网络会诊,初步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

18:54 嚼服180mg替格瑞洛片、300mg阿司匹林肠溶片

19:02 静脉注射肝素钠注射液4000U,急诊科医生与患者沟通,家属同意行急诊PCI术

19:03 签署手术同意书,绕行心内科

19:16 送入导管室

19:49 导丝通过病变处

20:29 结束手术

图片

以"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收住心内科重症监护病房。

入科后,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未进食,大小便未排。

急诊

冠脉造影

图片

图片

右冠脉造影就可以看见左冠脉的造影剂滞留了。

图片

这张图你能看到闭塞处吗?但看的多的老司机心里会嘀咕: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啊!

图片

换个体位,发现的确少了根血管。

治疗过程

JL 3.5导管到位,回旋支漂根导丝。

图片

导丝通过后送入2.0×20mm球囊扩张闭塞处。

图片

扩张后,冒烟。

图片

这时候,有个细节需要大家注意,球囊并没有拉回到导管内,而是送到了前降支远段。

换个体位看下。

图片

经指引导管给予20mg尿激酶原及替罗非班,5分钟后造影,感觉局部是有血栓的,另外太年轻,决定利用抽吸导管抽吸。抽吸后如果管腔狭窄不严重,就直接下台。

送入抽吸导管后发现2根导丝对抽吸导管影响太大,(因为我用的是6F指引导管,不是7F),无奈,撤出回旋支导丝。

送入抽吸导管到前降支闭塞处进行抽吸,但效果不佳。

抽吸2次后造影。

图片

于是改变策略,准备植入支架。

因为血管走行的问题,这个位置病变换了好几个体位才看清楚。

正头,近段看不清楚。

图片

肝位,近段还是有点重叠。

图片

正足,也有干扰。

图片

接着调整,把足位打大。

图片

头位定远端。

图片

蜘蛛位定近段。

图片

支架释放。

图片

图片

球囊后扩张。

图片

复查支架近段应该贴壁可以了。

图片

但支架远端还有狭窄。

图片

撤出导丝后造影。

图片

大家知道为什么不扩张支架远端的那个狭窄?

1周后复查:

图片

图片

支架内局部贴壁不良,另外原来担心的对角支还在。

图片

球囊扩张了下。

最后结果:

图片

作者:DrKing道金医学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怀疑心肌梗死时,需检测实验室指标?

心肌梗死是一种急症。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使部分心肌因缺血发生的局部坏死。95%以上的心肌梗死是中、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以下为临床常用检验项目。

游走的血栓------溶栓剂化解于无形

患者男性,55岁,因发病2小时入院。

急性心梗右冠严重扭曲钙化植入支架后前向血流中断术后死亡

患者男性,79岁,因突发胸痛2小时急诊入院。

Cardiovasc Res:谢峻团队揭示心-肠交互调控对心梗后再灌注损伤严重程度的调控机制

首次揭示了心脏-肠道-微生物群-免疫轴的双向调控在心肌缺血再灌注后炎症风暴中的重要作用,为日后开发针对菌群移位的AMI靶向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

JAHA:糖尿病患者首次心肌梗死后的生存趋势

在过去的15年中,无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的首次心肌梗死患者的生存趋势和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有了显著改善。相比之下,1型糖尿病患者没有出现类似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