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李壮/周宏伟/杨平珍团队发现葛根素通过抑制普氏菌及其TMA的产生减轻动脉粥样硬化

2024-05-30 论道心血管 论道心血管

揭示了PU通过抑制Prevotella copri及其在ApoE-/-小鼠和颈动脉斑块患者中产生TMA在缓解AS中的作用,突出了其在临床实践中对抗AS的新治疗潜力。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是全球公共卫生的重大挑战,而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其核心病理基础。尽管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仍需要有效的治疗策略来应对AS。近年来,药食同源植物因其天然和安全的特性,作为预防和管理慢性病(包括AS)的方法,受到广泛关注。葛根素(Puerarin, PU)是一种在葛根中发现的天然化合物,自1950年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天然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显著的心血管益处。研究表明,PU具有抗AS的特性。然而,PU在水溶性和脂溶性较差,生物利用率低,这阻碍了对其作用机制的深入理解。

AS的持续高发归因于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和环境影响,如高脂饮食(High-Fat Diet, HFD)。肠道菌群作为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营养吸收、生长发育、生物屏障维持、免疫调节和新陈代谢等多种过程积极调节人体代谢健康。肠道菌群分泌的代谢物三甲胺(Trimethylamine, TMA)被吸收入血后,运送到肝脏并被氧化形成三甲胺N-氧化物(Trimethylamine N-oxide, TMAO)。TMAO通过直接刺激炎症和干扰胆固醇逆向转运,加速AS病变的发展。TMAO已被确认为AS的独立预测因子和促进剂。通过干预措施减少TMAO的产生,可以缓解动物和人类的AS症状。因此,靶向TMAO的治疗策略在AS治疗中的研究正逐渐受到重视。

为了探究天然化合物PU是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和靶向TMAO生成途径,南方医科大学李壮教授、周宏伟教授、杨平珍教授团队在Gut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uerarin alleviates atherosclerosis via the inhibition of Prevotella copriand its trimethylamine production”的文章,揭示了PU通过抑制Prevotella copri (P. copri)及其在ApoE-/-小鼠和颈动脉斑块患者中产生TMA在缓解AS中的作用,突出了其在临床实践中对抗AS的新治疗潜力。

图片

1. PU减轻HFD喂养的ApoE-/-小鼠的AS并降低血浆TMAO水平

作者首先评估了PU对 AS小鼠模型的作用,发现PU成功地减弱了HFD喂养引起的小鼠体重增加和脂肪积累,减少主动脉斑块并降低炎症标志物水平,表明PU对改善AS具有积极作用。此外,口服的PU主要积累在小鼠的粪便样本中,表明PU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发挥其抗AS的作用。由于肠道菌群代谢产物TMAO已被证明是AS的独立危险因素,作者进一步发现PU显著下降ApoE-/-小鼠血浆TMAO的水平。

图片

2. PU处理的供体小鼠的粪菌移植可减轻HFD喂养的ApoE-/-小鼠的AS

为了阐明 PU对AS的改善作用是否由肠道菌群介导的,作者分离了来自PU处理的供体小鼠(HFD+PU FMT)或载体处理的小鼠(HFD FMT)的粪菌,并将其移植到HFD小鼠,发现接受HFD+PU FMT的小鼠体重显著减轻,AS斑块病变减少,炎症因子水平降低,并伴随着血浆TMAO浓度显著降低,这些结果表明PU对AS的有益作用是由肠道菌群调节的。

图片

3. PU降低P. copri的丰度及其TMA产生

为了进一步研究PU影响的特定微生物群,作者分析了接受或未接受PU治疗的 HFD 喂养的ApoE-/-小鼠的肠道微生物组,发现PU降低了粪便样本中的P. copri丰度。此外,Spearman相关分析揭示P. copri与血浆TMAO水平呈正相关性。体外实验也证实P. copri促进TMA产生,而PU有效地减少了P. copri产生的TMA。机制研究显示,PU可能通过破坏P. copri的膜功能从而导致其TMA产量减少,进而减少TMAO产量,最终改善AS。

图片

4. P. copri促进HFD喂养的ApoE-/-小鼠的AS

为了进一步研究P. copri在AS中的因果作用,作者通过将P. copri单菌移植到HFD喂养的ApoE-/-小鼠中,使用qRT-PCR证实HFD组中普氏菌的成功定植,并发现接受P. copri定植的小鼠表现出更严重的AS表型,包括体重增加、主动脉斑块病变面积增强、炎症细胞因子水平升高和血浆TMAO水平增加,这些结果共同表明P. copri在HFD诱导的AS发病机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图片

5. 回补P. copri会破坏PU对HFD喂养的ApoE-/-小鼠AS的有益作用

为了评估P. copri作为PU干预治疗AS的靶点的重要性,作者研究了P. copri对抗PU缓解AS的能力,发现在P. copri定植后,PU对AS的有益作用发生了逆转,表现为体重增加、主动脉斑块病变扩大以及炎症细胞因子升高。这些发现表明,P. copri的存在可能会削弱PU减轻AS症状的有效性。

图片

6. PU抑制普氏菌并降低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浆TMAO水平

为了探讨临床环境中普氏菌、TMAO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之间的潜在相关性,作者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颈动脉评分、普氏菌表达和TMAO水平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患者粪便样本中普氏菌的表达较高,且血浆TMAO水平显著升高。重要的是,颈动脉斑块评分与普氏菌表达和TMAO水平呈正相关,为普氏菌及其TMA产生参与AS的发展提供了临床证据。进一步招募24名被诊断患有颈动脉斑块的个体每天口服PU持续1周,发现普氏菌丰度减少,血浆TMAO水平降低。总之,这些发现证实了PU对AS的有益作用和对普氏菌的抑制作用之间的潜在联系。

图片

综上所述,本研究强调了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对AS发展的贡献的重要性,首次发现P. copri是一种与AS表型呈正相关的细菌,P. copri水平可以作为AS的诊断生物标志物。PU在降低P. copri丰度和TMAO水平方面的潜在功效,为PU在缓解AS中的作用提供了新的见解,表明在AS患者的临床实践中可以考虑加入PU补充剂或开发基于PU的药物。

图片

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心内科李泽桦博士为论文第一作者,检验医学部李壮教授、周宏伟教授、心内科杨平珍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获得国家重点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州市脑科学重点研究计划基金等基金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8777572/

作者:论道心血管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梅斯医学”或“来源:MedSci原创”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梅斯医学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梅斯医学”。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在此留言
评论区 (1)
#插入话题

相关资讯

Biomed Pharmacother:补肾中药让小鼠返老还童,延年益寿!

八子补肾胶囊能够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和抑制氧化应激诱导的细胞凋亡,有效减少Ovx/ApoE-/-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面积,从而展现出其在慢性病治疗领域的应用潜力。

ATVB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浡之团队揭示巨噬细胞来源的GSDMD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新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巨噬细胞来源的Gasdermin D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深入探讨了GSDMD介导的线粒体-STING-IRF3/NF-κB通路在巨噬细胞间的信号传递机制。

炎症如何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关键是这5步

脂质堆积和高血压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降胆固醇和降压药物有望有效预防和消除ASCVD。但由于慢性血管炎症被排除在外,基于高胆固醇血症和高血压的干预方案未能产生理想的结果。

南医大霍达教授《AM》:纳米酶调控无膜细胞结构稳态治疗动脉粥样硬化

结合临近光标记辅助的蛋白质组学分析及转录组学分析,研究进一步揭示了双工程化纳米酶的抗衰老活性与其在衰老微环境下所呈现出的针对无膜细胞结构的浓度依赖选择性密切相关。

【论著】椎动脉优势与基底动脉斑块特征间的关系:一项基于磁共振高分辨率血管壁成像技术的研究

本研究旨在借助HR-VWI,深入探究VAD对基底动脉血管形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

J Ethnopharmacol:网络药理学探讨参连方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的机理及体内实验验证

探讨参连方(SL)抑制动脉粥样硬化(AS)进展的内在机制,并对其临床应用提供新的认识。